社區事務署出手解決鄰里噪音 成立專組處理嚴重糾紛

噪音示意圖。(圖:iStock)
社區事務署成立一支小組,專門處理因嚴重噪音而引發的鄰里糾紛。主管社區事務署的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說,當局也持續改進各類社區服務,為居民提供更高效、更好的服務。
這項試驗計劃主要針對鄰居故意長期製造噪音干擾其他居民的個案。
主管社區事務署的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說,小組將通過法律途徑和科技調查這類個案,並對肇事的居民採取執法行動。
社區事務署說,小組正同建屋發展局、基層組織和其他機構密切合作,制定方案來減少這類嚴重的鄰里噪音個案。
另外,為方便居民舉報區內問題而推出的Kaki「一聯通」聊天機器人的功能將擴大。居民日後只需通過WhatsApp、Telegram和Instagram等應用程式發送照片和地點,就能提供反饋。
為了進一步改善處理社區反饋的程序,社區事務署也同建屋局、陸路交通管理局、國家環境局、國家公園局和公用事業局合作,確保完全解決公眾反饋的問題,並附上相關照片後,才結案。這包括比較直接的反饋個案,如:同衛生相關的反饋、基礎設施維護、疾病傳染媒介管控等。
沈穎說,目前,政府機構偶爾會在問題完全解決之前就結案,這是因為它們的關鍵績效指標是以回復提供反饋者的速度為衡量標準,而不是以完全解決反饋所採取的行動為準。
另外,社區事務署前年2月在淡濱尼市鎮試驗推行的社區服務模式成效良好,當局決定也在白沙-榜鵝市鎮推行這個新模式,以探討能否在較大的市鎮取得同樣的良好效果。在這個綜合市政服務試行計劃下,社區事務署將委任一個綜合設施管理運營商,負責管理市鎮內的10種社區服務,包括公共空間的清潔工作;針對吸菸、亂丟垃圾、隨處吐痰等違例行為的執法行動;檢查與維護綠色空間等工作。
沈穎也宣布,鄰里更新計劃(Neighbourhood Renewal Programme)將擴大到那些在1999年或之前建造的組屋,這些組屋涵蓋超過10萬個單位。新一輪改善工程也將擴大到涵蓋親樂齡設施,以更好地支持年長者在社區里原地養老。在這之前,只有在1995年或之前建造的組屋被納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