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波申巷一間擁有近90年歷史的雜貨店,如今已成為歷史。(圖:CNA)
麥波申巷一間擁有近90年歷史的雜貨店,如今已成為歷史。
麥波申巷在2018年被安排進行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周圍多個住戶和商店已陸續搬遷,不過這間受影響的雜貨店振德昌錫記仍繼續營業,直到搬遷期限,也就是周三(26日)才正式結業。這間雜貨店曾在1961年經歷過一場大火,多年後創辦人逝世,並在1980年搬遷,現在正式走入歷史。
振德昌錫記創辦人來自中國汕頭,過番到新加坡當苦力,並在1936年2月1日於大成巷(Lorong Tai Seng)開了雜貨店。他的72歲女兒Julia Lim說,開業第一天她和姐姐Esther Lim就開始到店裡幫忙,當時她們仍是小學生。
姐姐說:「佳節期間……店裡人潮多到我們無法進去,還要喊著給顧客找零錢。」
大成巷一帶在1961年發生火患,多間商店和住家單位被燒毀,250人流離失所。
不過,他們的雜貨店卻幸運地不受影響,最後順利重建部分店面。
創辦人在1976年過世後,之後由大兒子接手生意。
在1986年,林家接獲通知,說政府要緊急發展那一帶,他們便搬到麥波申巷82座組屋繼續營業。
妹妹說,當時他們也是那一帶最後一個搬走的鋪位,哥哥一直在店裡待著直到建築人員到店裡展開拆除工作。
「我的哥哥非常的傷心,他還哭了。」
姐姐說,剛搬到新的地點,那裡的人對他們不熟悉,剛開始時覺得有點怪。
創辦人的大兒子在1991年過世後,他的妻子便接管雜貨店,因為對店鋪有情感,一家人從未想過結業。一直到政府在冠病疫情前通知要重新發展麥波申巷,姐妹倆才決定熄燈,讓家族生意走向歷史。
姐姐說:「我真的不知道該有什麼樣的感覺。但當時,因為疫情,我們知道還有一些時間可以繼續營業。」
「我們一方面是感到開心,一方面是感到難過。(雜貨店結業後)我們不用再辛苦工作。難過的是,這個生意做了那麼久,要放棄很心疼。」
她也說,兩姐妹已經70多歲,雜貨店的生意已經被淘汰了,現在的人都是去超市,購物時有冷氣可以享受。
妹妹也笑說,至少她們可以提早退休了,但想到顧客會想念她們,就感到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