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正朝著在未來十年內實現每年平均增長2%至3%的經濟目標邁進,這要求在經濟發展上採取更加大膽、具有顛覆性和創新性的策略,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於促進本地企業的生產力和創新能力。

圖源:ST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主席李全德先生,在4月1日接受《聯合早報》、《海峽時報》和《商業時報》的訪問時,分享了他對企業發展的看法和願景: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作為推動本地企業發展的關鍵機構,將重點從三大方面著手,以幫助企業應對挑戰並實現增長。
首先,通過建立一個全新的數碼平台,更主動地與本地企業建立聯繫,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和支持,開拓新增長領域的機遇,實現業務的轉型升級。
其次,制定行業生產力提升計劃,以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這將包括對物流、零售和食品服務等行業進行深入研究,並制定相應的策略,以促進這些行業的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副總理黃循財設下的遠大增長目標,我們必須準備好嘗試更新和更具變革性的解決方案,這不僅是對企業的挑戰,也是對整個國家的挑戰,我們需要共同努力,推動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推出新平台,為企業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正計劃推出一個全新的數碼平台,以更有效地為企業提供支持和指導。這個平台不僅將使企業在申請援助時更加便捷,還將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主動推薦合適的商業方案。
通過這個平台,企發局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企業的需求,從而制定出更貼切的支持措施。例如,如果一家公司計劃向與新加坡簽訂新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出口產品,平台將建議該公司充分利用這一新協議。
李全德指出,儘管新加坡約有24萬家本地企業,但每年只與其中約2萬家有直接接觸,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在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與所有或大部分企業建立聯繫。因此,EnterpriseSG正在探討建立這樣一個平台,以更主動地與每家企業互動。
這將是一個龐大的計劃,需要數年時間來建立,但EnterpriseSG已經開始了第一步。儘管許多創業者精通數位技術,但仍有部分人不太擅長使用這些工具,因此,EnterpriseSG將繼續通過遍布全島的10家中小企業中心,為那些不擅長使用數碼工具的企業提供援助。
海上風電與精準醫療是S'pore未來增長的關鍵領域

拓展企業視野,使之在全球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一直是新加坡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和更加複雜的經濟環境,新加坡必須採取更為大膽和創新的策略來推動經濟和企業發展。新加坡同時需要回答兩個關鍵問題:世界需要什麼?以及新加坡如何滿足這些需求?
李全德先生認為,海上風電和精準醫療可以成為推動新加坡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因為它們代表著面向國際市場的新機遇,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機會並為其長期增長做出貢獻的行業。這兩個領域不僅具有增長潛力,而且能幫助新加坡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競爭優勢。
新加坡企業需要進一步擴大國際視野,特別是在那些有增長潛力的領域。一些企業雖然處於成熟行業,但仍然具有競爭力,並能在短期內實現增長,例如港口運營商PSA港口運營商PSA已經擴大了其網絡,現在擁有全球綜合供應鏈、運輸和物流解決方案能力。

同時,新興行業,如精準醫療領域,新加坡已經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生物生命科學生態系統。2023年,該行業全球市場規模達到750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以年均9.1%的速度增長。新加坡企業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需努力將產品從研發到商業化。EnterpriseSG將致力於幫助企業跨越這一鴻溝。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新加坡正積極推動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的發展,當地企業如勝科、Seatrium和Mooreast等在海外市場開展綠色發電項目,展現了新加坡在這一領域的實力。
除了關注外部行業,新加坡還需提高內部行業的效率,零售和物流等行業需要提高生產力,以應對高昂的商業成本和資源有限的環境。
儘管實現黃循財副總理提出的高增長目標充滿挑戰,但這是非常值得的,新加坡作為一個資源有限的成熟經濟體,如果能夠保持這種程度的活力,將能夠吸引更多外國投資,為子孫後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