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水嶺到疫情下的選舉 回顧李總理四次大選

李顯龍在人民行動黨於2015年全國大選中以69.86%得票率勝選之後慶祝。(圖:法新社)
李顯龍在2004年8月12日接任總理一職之後,帶領人民行動黨贏得四次全國大選,蟬聯執政至今20年。
從2006年、2011年、2015年到2020年,我國經歷了分水嶺大選,也經歷過疫情下的選舉,《8視界新聞網》帶你回顧。
2006年首次以總理身份參選
2006年大選在李顯龍上任兩年之後舉行。儘管這是行動黨自1988年以來,首次沒有在提名日自動蟬聯執政,但行動黨最終仍拿下84個議席當中的82個議席,得票率達到66.6%。
那也是宏茂橋集選區自1991年成立以來,首次面對反對黨競爭。當時剛上任的李顯龍總理帶領行動黨團隊贏得66.14%的宏茂橋選民支持,成功捍衛這個集選區的議席。

2006年大選在李顯龍上任兩年之後舉行,人民行動黨拿下84個議席當中的82個議席,以66.6%得票率蟬聯執政。(圖:法新社)
2011年的分水嶺大選
在2011年大選中,行動黨面對更激烈的競爭,87個議席有多達82個面對反對黨競爭,只有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帶領的丹戎巴葛集選區團隊自動當選。
儘管行動黨最終以60.14%蟬聯執政,但這個得票率寫下執政黨自我國獨立以來獲得的最低支持率,行動黨也首次輸掉集選區,由反對黨工人黨拿下阿裕尼集選區。
李顯龍在這屆大選的群眾大會上,針對恐怖分子馬士沙拉末逃出拘留所以及烏節路發生水災時的處理手法等事件向人民道歉,顛覆了政府自李光耀時代所留下的強硬風格。

行動黨在2011年全國大選中以60.14%支持率蟬聯執政,李顯龍率領的團隊在宏茂橋集選區贏得了69.33%,是集選區當中得票率最高的。(圖:法新社)
2015年全面挑戰下創佳績
2015年,大選首次出現反對黨在所有選區挑戰行動黨的局面。
但是,行動黨在這次大選中不僅從工人黨手中奪回榜鵝東單選區,還以69.86%得票率創下2001年以來,也是李顯龍上任以來的最佳成績。
行動黨也在李顯龍所屬的宏茂橋集選區,贏得高達78.63%的選民支持,是執政黨支持率第二高的選區。

2020年的全國大選在冠病疫情之下舉行,李顯龍戴著口罩前去投票。(圖:法新社)
疫情下的大選
2020年,行動黨在疫情下的大選中以61.24%的得票率蟬聯執政,但反對黨也奪下歷來最多的議席,不僅守住阿裕尼集選區和後港單選區,還從行動黨手中拿下盛港集選區。
李顯龍在大選成績揭曉後的記者會上說,行動黨會虛心接受人民給予的明確委託,雖然成績不如預期理想,但顯示行動黨仍獲得選民廣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