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圖:旅行中,全天24小時360度無死角地跟對方相處,平日裡關注不到對方的小細節,都會在此時被發現並放大。(ALAMY)
作者 侯佩瑜
在情侶界裡有這樣的一種說法:想知道另一半適合成為結婚對象,和對方出國一趟就有定論。
旅行就是一把雙面刃。
有些情侶的感情幸運地在旅行中發酵升溫,更了解彼此,往更長久的關係甚至是婚姻邁進;但也有不少情侶在旅程中撕破臉,一回國就選擇分手。
那是因為平日交往時,一個人可以「表現」得很好。但在旅途中,全天24小時360度無死角地跟對方相處,平日裡關注不到對方的小細節,都會在此時被發現甚至無限放大。

示意圖:情侶一起出國旅行,就好比去嘗試一個短期迷你版的「同居」生活。(聯合早報)
脾氣和秉性,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遮蓋掩飾,全都「浮出水面」。
出門在外,一定會遇到突發情況,除了可以看看對方的臨場反應,更可以看得出一個人的修養與本質。
所以說,如果平時沒住在一起,最能夠透過一起旅行來了解對方的價值觀跟生活習慣,然後釐清彼此到底適不適合一起長遠生活。
調查顯示,有17%新加坡情侶就因為經歷了一次糟糕旅行而分手。
以上調查結果是由交友軟體Bumble和旅遊平台Klook在6月5日至12日期間,對1000名年齡介於18歲至43歲之間的新加坡人進行了民調後得出。
對任何一對情侶來說,「第一次一起出國旅行」都是一段戀情的重要里程碑。60%的受訪者在拍拖6個月後才會提起一起旅行的話題。
21%的人更為謹慎,只有在一年之後才願意和伴侶一起旅行。
旅行是新加坡人約會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話題。

新加坡樟宜機場。(聯合早報)
超過八成(82%)受訪者指出,他們在與潛在對象交談時,確實會聊到去過的旅行,或已計劃好的旅行。對他們來說,這不僅是一個快速打破僵局的話題,還能讓你了解到對方的旅行偏好是否跟自己一致,例如對方比較喜歡體驗城市或沙灘,還是更欣賞鄉村風景。 58%的受訪者表示,心目中與情侶一起出遊的理想時間是一個周末。
「情侶熱門目的地」包括:新山、峇厘島、曼谷和清邁。
他們的旅行方式更傾向於去過一個放鬆的假期、去體驗當地文化以及鮮為人知的景點。而Z世代則更傾向於蹦極和文化沉浸等刺激的冒險活動。
不過紅螞蟻認為,若要更了解對方,可能至少得去一周的旅行,而且不能去太熟悉的環境例如馬來西亞。
情侶旅行時最看不慣對方哪一點?
73%的受訪者都認為,一起出國旅行可能會改變他們對伴侶的看法,或好或壞。
情侶們在旅行時面臨的一個常見難題就是預算和消費習慣的不同。
近半受訪者(45%)指出,這可能會破壞度假的氣氛和心情,甚至會破壞兩人的關係。

示意圖:情侶在旅行途中吵架。(ALAMY)
Z世代對理財習慣更為敏感,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處於早期職業階段或還在求學時期。
其他導致旅遊後分手的原因還包括,在遇到危機和意外情況時情緒不穩定(41%),以及生活習慣的差異(31%)。
另外,超過一半(57%)受訪者表示,他們更喜歡在規劃旅遊行程時承擔同樣的責任。但根據Klook的數據,62%的女性負責預訂酒店,而男性的這一比例只有38%,看來男性似乎並沒有「承擔同樣的責任」。 不過許多情侶還是找到解決旅行差異的方法,譬如,提早討論各自的喜好。65%的受訪者說, 在戀愛初期就會提出自己的旅行期望。68%的受訪者也指出,為了確保雙方都能享受旅行,他們也會在旅行中作出適當的妥協。
其實,即便是親手足或認識多年的好友一起出國都可能會吵翻,更何況是交往中的情侶?
倘若有心想要跟交往對象結婚,可以要跟對方去幾次旅行,看看雙方合不合適,才決定要不要共同牽手走這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