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舉措,為了促進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將從 2026 年起對從新加坡出發的航班徵收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稅,這意味著從新加坡出發的旅客將需要支付更高的機票價格,以支持使用更環保的噴氣燃料。

圖源:ST
這項舉措是新加坡在第二屆樟宜航空峰會上推出的可持續航空樞紐藍圖的一部分,旨在減少航空業對環境的影響,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實現其可持續航空燃料目標而徵稅的國家,也是亞洲地區的領先者。
01 什麼是可持續航空燃料?
可持續航空燃料是一種替代傳統石油基噴氣燃料的燃料,它主要由廢舊食用油、生物質、廢棄物等可再生資源製成。與傳統燃料相比,可持續航空燃料可以顯著降低航空排放,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有利於緩解全球變暖的問題。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數據,航空業目前占全球人為碳排放的約 2%,預計到 2050 年將增長到 3% 到 4%。因此,航空業需要採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可持續航空燃料被認為是航空業脫碳的關鍵途徑之一,也是目前最可行的技術之一。
02 2023年實現3%到5%的可持續燃料使用

新加坡政府在第二屆樟宜航空峰會上宣布了其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目標,即到 2026 年,可持續航空燃料將占樟宜機場和實里達機場所有噴氣燃料使用的 1%,最終目標是到 2030 年實現 3% 到 5% 的可持續燃料使用。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加坡政府將從 2026 年起對從新加坡出發的航班徵收可持續航空燃料稅,這項稅款將從乘客稅中收取,用於批量購買可持續航空燃料,並要求在新加坡出發的航班使用這些燃料。
雖然具體的徵稅金額和細節尚未最終確定,但新加坡民航局(CAAS)的初步估計表明,經濟艙乘客乘坐飛往曼谷的短途航班可能會額外收取 3 新元的稅費,飛往東京的中途航班可能會額外收取 6 新元,飛往倫敦的長途航班可能會額外收取 16 新元,商務艙和頭等艙乘客支付的稅費將更高,這些估計是基於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價格是傳統燃料的三到五倍的假設。
新加坡民航局表示,徵收稅款而不是強制要求,是為了給旅行者和航空公司提供確定性,避免價格波動和供應不穩的風險。新加坡民航局還將通過代表航空公司集中採購可持續航空燃料來管理成本,從而獲得規模經濟。
03 新加坡的可持續航空樞紐藍圖是什麼?

圖源:雅虎
可持續航空燃料稅是新加坡在第二屆樟宜航空峰會上推出的可持續航空樞紐藍圖的一部分,該藍圖概述了新加坡解決航空排放問題的 12 項舉措,包括:
- 在樟宜機場和實里達機場部署更多太陽能電池板,到 2030 年將機場運營的碳排放量減少到每年 326 千噸,比 2019 年的水平低 20%。
- 在 2024 年在樟宜機場進行可再生柴油試驗,重點是沒有電動車型的重型專用空側車輛。
- 增加機場電動汽車車隊的計劃也在進行中,並將充電站的數量從 100 個增加到 300 個。
- 改善空中交通管理以減少燃料消耗,包括優化飛行路徑、減少延誤和等待時間等。
- 設立一個亞太可持續航空中心,以發展針對特定地區的研究能力,促進國際合作和知識共享。
- 與行業合作夥伴合作,促進新加坡和該地區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為綠色燃料的充足供應提供保障。
- 推動工作場所轉型,培養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人才,提高員工的環境意識和技能。
新加坡政府表示,這些舉措是為了實現到 2050 年機場的國內凈零排放和航空公司的國際凈零排放的目標,這一目標不包括樟宜東區的未來發展,包括 5 號航站樓,這些項目的排放目標將另行確定。
04 新加坡的舉措有何意義和影響?

圖源:雅虎
新加坡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稅和可持續航空樞紐藍圖,是新加坡為了實現航空業可持續發展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也是新加坡履行其國際責任和承諾的一種方式。
新加坡是《巴黎協定》的締約方,承諾到2030年將其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水平降低36%,並在2050年前實現碳排放峰值。新加坡也是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的成員國,支持ICAO的碳中和增長目標,即從2020年起,航空業的碳排放量將不再增加。
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新加坡不僅要徵收可持續航空燃料稅,還要採取其他減少航空排放的舉措,包括在樟宜機場和實里達機場部署更多太陽能電池板,並在未來五年內改善空中交通管理以減少燃料消耗。
此外,新加坡還將與行業合作夥伴合作,促進新加坡和該地區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為綠色燃料的充足供應提供保障。
這些舉措不僅對環境有利,也對經濟有利。根據新加坡民航局的估計,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將使新加坡的國際航空排放量從2030年的正常水平減少約4%,這將有助於新加坡達到其減排目標,同時也減少了對傳統燃料的依賴,提高了能源安全。
這些舉措也將促進新加坡的創新和競爭力,為航空業的轉型和發展創造新的機遇,例如,新加坡將設立一個亞太可持續航空中心,以發展針對特定地區的研究能力,促進國際合作和知識共享,這將有助於新加坡成為可持續航空的領導者和推動者,為航空業的未來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