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裕廊漁港恢復營業近一周,更多魚商復工,進口的漁獲數量也增加。但因整體的漁獲供應較少,導致批發價稍漲,好些巴剎魚販提高售價,部分魚類的價格上漲一到兩成。
記者昨早(8月7日)走訪金文泰西2街第726座巴剎,約10個售賣海鮮和魚的攤位都已恢復營業,當中有部分魚販在今天首日開檔。
經營魚攤30多年的黃清河(62歲)主要售賣紅石斑、龍斑、黑倉、鮮蝦等,每天所售賣的漁獲根據當日的供應而定。黃清河說,今天的漁獲批發價上漲約一成左右,因此他也把售價稍微提高。
「批發價貴一點,我就會起一點,最多一公斤提高約5角到一元左右,不能起太多,太貴的話沒有人要買。」
黃清河也說,因今天是周末,生意比過去幾天好,所有的漁獲在10時左右都已售完。
魚販陳錫潼(73歲)受訪時說,他的一些供應商還沒有回到漁港開檔,因此今天只能售賣紅石斑、午魚和三文魚,漁獲數量只有以往的25%左右。
「我們只有在周末營業,顧客通常都會提前打電話來問有沒有魚,我只能告訴他們今天沒有魚了,導致我少了約六成的顧客。」
陳錫潼透露,紅石斑的批發價從原本的一公斤30多元提高到近40元,因此售價也跟著提高兩成左右。
大多受��消費者認為,魚價有起有落,價格的漲幅在可接受範圍內。住在巴剎附近的劉先生(60歲,退休)經常到巴剎採購新鮮的肉類和魚。許久未購買鮮魚的他共花了70元,購買約4公斤的龍斑。
「我覺得價格還可以,不會太貴,因為售價是跟著批發價,如果供應少就會貴一些,可以理解。」
裕廊漁港魚商:流程較順暢但很多員工還未復工
新加坡魚商總會主席洪維恩受訪時說,目前漁港大多的魚商都已恢復營業,漁港整體的貨量比重開首日來得多,今天到漁港取貨的魚販也增加近一倍。
「比起恢復批發活動的第一天,現在整個流程都比較順暢了,卸貨的叉車多了一架,總會也多聘請叉車人員,大家都在慢慢習慣新的程序。」
洪維恩說,因一些魚類如馬鮫魚和紅石斑的供應量較少,因此批發價稍有上漲。
新加坡總會副主席林偉健說,因人手不足再加上擔心漁獲賣不完,他目前的漁獲數量只比漁港重開首日增加一成左右。
「我以前有15名員工,現在只有五人開工,其他員工要到下周才會回來,如果進太多貨,我完全應付不來。」
林偉健也說,雖然目前有更多魚商回到漁港開檔,但大多數的攤位員工只有以往的一半左右,同樣無法處理太多的漁獲數量。他也透露,因漁獲供應下滑,批發價稍漲一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