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爸爸和媽媽分別從香港和沙巴山打根來到新加坡。
當時,爸爸在軍港船廠工作,經人介紹認識了母親。
爸爸媽媽婚後,生下我們7個兄弟姐妹,那時的生活雖然清貧,一家人卻過得很開心。
父母婚後第12年,爸爸罹患疾病離開了我們。那年,媽媽剛33歲,小妹妹剛滿1周歲…
爸爸走後,家裡的生活捉襟見肘,為了照顧我們,媽媽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回娘家
5歲那年,我們搭乘貨運輪船,回到馬來西亞。
那時,外祖父和外祖母已經過世,舅舅也成家了,無暇照顧我們。
我們在這裡住了三年,其間我的一個姐姐被當地的一家人領養。
為讓我們獲得公民權,媽媽帶我們回到新加坡,卻被移民局告知:「只有6個孩子可以回來」。
媽媽向官員求情:「我可以不去新加坡,六個孩子就讓新加坡來養吧!」最後我們一家,包括媽媽都獲准回來,重新拿到公民權。

9歲那年,我們登上了返回新加坡的輪船,我因為暈船,在船員床位上躺了七天七夜,其間一直在嘔吐,直到這天哥哥興奮大喊:到新加坡咯!聽到這句話,我的心瞬間安定下來…
大家一起走上甲板,外面黑漆漆一片,靜的出奇。
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回到新加坡,媽媽只好去當紅頭巾,靠在工地搬運建材賺錢養活我們。
那時我在西山小學念書,記得有次總理李光耀來學校訪問,我站在路邊,揮著國旗迎接,這時媽媽突然從人群里衝出來,要見總理。
總理讓議員接見母親,了解了我家的情況,對方表示,孩子的學費不用交了!
媽媽之所以帶我們回來,就是為了讓我們接受這裡的教育,只有受教育才有未來…
我很感謝新加坡能給我這麼好的教育環境,讓我擺脫貧困,在社會中立足。
記得當年女兒出國留學,老公問我,考沒考慮過移民,我回答:「die die都要留在新加坡。」
這裡是我的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愛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