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太太家連接洗衣機的水管漏水。(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洗衣機水管漏水,新手媽媽情急找水喉匠,結果一波三折,花了150元(新幣,下同)修不好,還搞到警方上門,僵持2個小時。
《新明日報》報道,事主簡太太(33歲,藥劑師)本月19日下午發現組屋晾衣處(service yard)的洗衣機水管漏水,擔心影響旁邊的冰箱,決定聯繫大門廣告上的電話,找來水喉匠上門修理。
簡太太說,水喉匠不願通過電話說明服務費,到場檢查後開價220元。
她提出,補償上門的兩名水喉匠20元車馬費,但對方不接受,一直討價還價。最終,簡太太無奈同意給予150元修理費。
「他們修了很久,又說家中的工具不適合,提出得加價才能修好,為此又起了爭執。」
簡太太指出,水喉匠最後換了一條水管,安裝回原有的零件,收了150元離開。「我之後開洗衣機時,竟噴出水柱,比維修前還糟糕。」
她說,在撥電聯繫水喉匠時,對方破口就罵「神經病」,然後「拉黑」號碼。簡太太於是上網報警。
由於被「拉黑」,簡太太通過朋友,將報案記錄發過去,對方也於昨日下午1時許上門。「他在門口辱罵,我沒開門,只能撥電報警。」
簡太太稱,警員上門了解情況,水喉匠還針對收費爭論不休。
「最終,我們協議退還100元,我將水管歸還。」
雙方星期天僵持了2個多小時,最終還得簽一份手寫協議書作為憑證。
警方受詢時證實接獲報案。
水喉匠:走兩趟沒錢賺
記者聯繫上涉事的水喉匠李先生,他說,當天到場後為事主修理了三四小時,發現共兩處漏水。
「她對價錢不滿意,一直不肯付,我才遲遲無法離開。最後,我還是打了折,只收150元。」
李先生也說,對方半夜12時許來電說再漏水,要求馬上過去解決。
「當時我才到家不久,得睡覺休息了。難道就不能隔天再回去處理嗎?」
他說,通常會先與顧客談好價錢,這次事先不清楚漏水的情況,因此只能到場查看再定價。
他說,星期天下午已與對方妥協,並退還100元。「跑了2趟只收50元,根本沒得賺。」
李先生也強調,收費屬市場價,沒有獅子開大口。
憂影響冰箱裡的母乳
簡太太說,當晚關了總水源,防止水管噴水。儘管如此,她還是因擔心會漏水導致電線短路,影響到放在冰箱裡的母乳,一夜沒睡覺。
「我產後要上班,冰箱存放了2個月分量的母乳給女兒,因此擔心冰箱受影響,導致母乳變質。」
隔天,簡太太請了另一名相熟的男子到家幫忙修理,對方稱只要50元。
市鎮會 建屋局網站 列明相關維修估價
若住家需要進行簡單的水喉、電路或窗台等維修工作,新加坡市鎮理事會以及建屋發展局網站上都有列出一些相關的承包商或者工匠的聯繫方式供住戶選擇。
根據新加坡東海岸市鎮理事會的網站資料,上述維修工作的檢查、修理、供應材料等估價也都列明。
清理阻塞疏水口的價錢是18元,供應並更換鍍鉻黃銅槓桿水龍頭的價錢是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