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加坡剛剛宣布,將大幅提高移民門檻,投資移民費用從1000萬新元直接翻倍,到2000萬,約合人民幣9300萬,四捨五入就是一個億。
還有一則消息,新家坡的租房價格一年內上漲30%,有大量人口湧入這塊彈丸之地。新加坡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跑新加坡?長期來看,移民新加坡會是個好選擇麼?
01.短期看
9月,新加坡《聯合早報》發布了《2022年人口簡報》。在新加入的21537位公民中,57%來自東南亞、37%來自亞洲、剩餘6%則是世界其他國家。
有意思的是,在占絕對多數的亞洲移民中,華人富豪占據主力。這些華人移民,大多來自四個地區:上海、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和南洋。
除了南洋是新加坡一直以來的人口後備基地,上海和中國香港是因為上半年的疫情,導致富豪階層對經濟發展的信心預估不足;中國台灣則是當地富豪對地緣局勢的做空。

當然除了富豪階層,中產以上的移民也功不可沒。新公民中,有81%的人擁有高中以上學歷,40歲以下人口超過7成。這些人是什麼來頭?
除了本地公民在外國生的孩子,絕大多數是網際網路企業中上層精英,包括但不限於阿里、騰訊、位元組等。
那麼問題來了,華人精英為啥都喜歡往新加坡跑?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究竟有何吸引人的地方?
02.長期看
香港的面積是新加坡的1.5倍,但新加坡的人均GDP卻是香港的1.5倍。新加坡到底有多牛?
2021年,新加坡人均GDP7.28萬美元,是日韓的兩倍,中國的六倍。564萬新加坡人,生產著全世界60%的微陣列、35%的熱循環儀、30%的助聽器以及20%的半導體。
這裡是全世界三大煉油基地之一、全世界五大金融中心之一、扼守著馬六甲——全世界最繁忙的交通通道,沒有之一。這一切都要感謝一個人:李光耀。
李光耀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掌政,前後持續50餘年,冷戰期間他借著美國的手,靠租借美軍基地威懾馬來西亞,又通過收過路費和發展港口貿易攫取第一桶金;

冷戰結束,他成了海外最先投資大陸商貿的外國領導人,著名的蘇州工業園正是出自李光耀之手。
一個優秀的創始人固然重要,但這並不能保障新加坡能一勞永逸解決發展問題。高效的體制與不折騰,才是新加坡制勝法寶。
現任新加坡掌門人李顯龍是李光耀的大兒子,他所處人民行動黨已經執掌新加坡60多年,60餘年裡,人民行動黨建立了一套高效且清廉的行政體制,比如嚴格的財產申報,定期的黨員品格審查,嚴肅的法律執行。
曾經有一起民事案件,涉案的政務部長是李光耀親信,但黨紀國法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他被新加坡政府扭送法辦。
再對比四周,自1969年起馬來西亞經歷第一場政變以來,無論是印尼、泰國還是菲律賓、大大小小經歷了無數次國家動盪,以至於新加坡成了東南亞唯一超長時間穩定、超長時間發展的區域國家,資本從來都是趨利避害,整個東南亞的富商都想往新加坡跑。
對了,2021年美國糾集盟友舉辦了一場所謂的「民主峰會」,新加坡未被邀請,理由竟然是這裡從未經歷過任何政黨輪替,某種程度上,能反映出新加坡的社會到底多穩定。
03.不會告訴你的移民內幕
作為亞洲最發達的經濟體,人均GDP高達7.28萬美元的新加坡,很多中產以上的華人群體都想移民,但是移民新加坡,真的有看上去那麼容易嗎?
移民新加坡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拿永居,新加坡永居的門檻有6條,三條和血緣有關,親人沒有在新加坡的別想。
三條針對外國人,分別是持有新加坡工作證的人,新加坡留學生,還有投資新加坡。投資是土豪的途徑,留學是學生的途徑,所以真正適合普羅大眾的,只有工作簽。

工作簽PR主要看四個東西:工作證明、工資、學位、成績。但這只是檯面上的東西,有一些內情你不了解,或許永遠申請不到PR。
首先新加坡高度關注公民政治傾向,他們極其反感那些搞街頭政治的人,畢竟新加坡彈丸之地經不起折騰。
有一位新加坡博主,老婆是東南亞人,因為參加示威遊行結果PR一直辦不下來。第二新加坡雖然關注你的學歷,但不是說越高越好,他更關注你在新加坡的變化。
如果一個人是大學本科畢業,來新加坡工作兩年工資翻了一番,他有極大機率拿到PR,如果一個人是博士學歷,來新加坡三年工資沒有變化,那他申請到PR的機率微乎其微。
第三點,新加坡雖然是開放社會,可對言論審查十分嚴格,很多想移民新加坡的城市中產,習慣了國內隨意開地圖炮,這在新加坡移民局眼裡是絕對的扣分項。

在新加坡,PR的獲取時長快慢不等,有的人三個月就拿到,有的人要等一年。不過有一個大忌:千萬不要失敗一次立馬申請第二次,哪怕你第二天就升職加薪。
因為這會給新加坡政府一個很不好的形象,你是個沒有耐心的人,而且會認為你材料造假:新加坡是一個精英社會,精英強調效率,更強調誠信、契約與道德素養。
如果連續三次都沒獲得PR,那你大機率是拿不到新加坡永居權了。
所以移民新加坡,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有錢隨時隨地都能移民,但如果想走工作簽,必須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新加坡固然很好,可來路只有一條獨木橋,不要掉下河,做了他人的墊腳石。
作者:金陵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