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仍在社區廣傳!疫情未達頂峰
新加坡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卻繼續居高不下,徘徊在2200起至3700起左右。受訪專家認為,病毒仍在社區里廣泛傳播,這波疫情還未達到頂峰。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網站的資料,履行隔離令的每日總人數自9月17日起,一直維持在2萬人以上,10月7日激增至逾3萬8000人的高峰。自從政府宣布簡化隔離程序,把隔離令(QO)、健康風險警告(HRW)和健康風險警戒(HRA)統一為7天的健康風險警告,同時不再要求密切接觸者隔離後,隔離人數從本月9日的3萬1000人,驟降至13日的497人。
這497人中,僅9人在履行居家隔離令,比起9日的2萬3700人顯著減少;另250人在政府隔離設施,98名隔離者轉送醫院,還有少數等著被接去隔離等。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受訪時指出,隔離不再是新加坡應對冠病的策略,因此政府不再發出隔離令。「除非策略改變,下來幾周的隔離人數料將歸零。」
在詢及為何必須隔離的人減少,但新增病例卻沒有下降?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解釋,一些抗原快速檢測(ART)呈陽者仍到醫院或診所求醫和進行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PCR檢測數量並沒有大幅減少,測出的新病例也就緩不下來。
張毅穎認為,公眾需要時間調整心態,ART檢測呈陽並不代表要立即求醫,尤其是情況良好或只有輕微發燒和流鼻涕症狀者。實際確診病例數字相信比公布數字高出許多。每日新增病例在本月9日達到3703起的歷來最高,之後的8天徘徊在2200起至3500起之間。衛生部指出,11日的新增病例跌至2253起,是因為周末進行的拭子檢測較少,並不代表疫情曲線開始呈下滑趨勢。
淡馬亞認為,實際的確診病例數字,相信比衛生部公布的數字高出許多。這包括ART檢測呈陽但無須進行PCR檢測,而因此未計入確診數據的病例。「每天有超過千起無關聯病例,意味著病毒已在社區里廣泛傳播,這波疫情還未達到頂峰。當務之急是保護弱勢者,避免年長者和免疫缺陷者當中出現大型感染群。」
問及這波疫情何時會達到頂峰,淡馬亞估計,到了下周或本月底,包括ART檢測呈陽者在內,每日新增病例可達4000起至5000起。不過,新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研究)古阿烈副教授強調,目前應關注的是重症病例,而不是每日新增病例。
「檢測程序調整後,我們無法公平地比較今天和幾周前的新增病例數字。我們也不清楚有多少未偵測到的確診者,因此很難斷定目前處於這波疫情的哪個階段。」古阿烈認為,直到相當部分人口染疫為止,這波疫情不會達到頂峰。即使達到頂峰後回落,一旦新加坡再度放寬防疫措施,明年可能又會出現新一波疫情。
「我們也不清楚有多少未偵測到的確診者,因此很難斷定目前處於這波疫情的哪個階段。直到相當部分人口染疫為止,這波疫情不會達到頂峰。即使達到頂峰後回落,一旦新加坡再度放寬防疫措施,明年可能又會出現新一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