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公積金計劃(Central Provident Fund),是一個社會保障體系,幫助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PR)的退休儲蓄做出計劃。由僱主和雇員共同出款資助,每個月雇員需要繳納一定數額的公積金。公積金儲蓄可以用於住房、醫療保健和一部分保險,也可用於投資。

CPF制度自新加坡獨立以後,一直不斷地進行完善,與時俱進以滿足社會的變化和人們不斷提高的期望。CPF計劃主要分為三個帳戶:OA(Ordinary Account,普通帳戶),主要用於住房、保險和投資;SA(Special Account,特別帳戶),主要用於退休及相關事項;MA(Medisave Account,保健儲蓄帳戶),主要用於住院開支及獲批准的醫療保險。
普通帳戶(OA)的年利率為2.5%,保健儲蓄帳戶(MA)與特殊帳戶(SA)的年利率則為4%。對於55歲及以上的群體,特殊帳戶的首3萬存款可額外加2%的利息,3萬以上的則額外加1%的利息。而55歲以下的人群,各個帳戶的存款總和的首6萬存款,可額外增加1%的利息。

此外,不同年齡組的公積金繳納比例和分配率均不同,以確保工作者的就業能力及滿足他們在不同人生階段的需要。隨著年齡的增長,從工資中提取的比例和為公積金帳戶供款的比例會下降,但保健儲蓄帳戶的分配率將會增加,以保障退休養老期間的醫療保健需求。
*公積金繳納比例年齡劃分 CPFB

政府對公積金投資有嚴格的要求,首先必須是年滿18歲以上的非破產人士,在普通帳戶和特殊帳戶中分別需存有超過20,000和40,000新幣的資金。除此之外,必須在三家本土銀行(DBS, UOB, OCBC Bank)進行設立投資帳戶及在被批准的投資經濟公司開設交易帳戶,所得收益必須只能放回公積金帳戶而不能取現。同時政府對於不同帳戶的投資限制也是不同的。其中普通帳戶(OA)必須保留2萬元的最低存款款,超額部分可用於投資而在特殊帳戶(SA)中,最低存款限額是4萬,超額部分用於投資。但OA帳戶比SA帳戶可投資的種類要多,主要可投資股票、黃金和高風險的一些掛牌型及主動管理型基金而SA的投資種類則會更限制,但不管是普通帳戶還是特殊帳戶,目標投資回報率要比基本年利率高才有意義,否則只能徒勞承擔風險。

同時政府會利用公積金里的資金投資於由新加坡政府發行和擔保的新加坡政府特別債券(SSGS),這種債券是不可交易的,主要為了滿足公積金局的投資需求。因此這類投資可認為是無風險的。
當前現狀
截至2022年6月,公積金會員總數約為420萬人,比2021年末增長了2.44%,其中包括了213萬的活躍會員。據CPF年度報告顯示,公積金會員在2021年總共賺取了利息183億元,其中包含18億的額外利息激勵。同時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中公積金會員總餘額增長了4.8%至5300億美元並獲得供款118億元,而自2021年以來總共獲得公積金供款702.78億元及計入利息447億美元。目前,在公積金計劃中總共擁有158,987名僱主。在2021年底有超過157,000名僱主為雇員繳納了公積金,總體未履行義務的僱主違約率為1.7%。在政府及法律的幫助支持下,雇員從僱主追回的公積金欠款及逾期額達到約6.03億元。另外,CPF計劃所運營的終身健保基金(MediShield Life Fund))和家庭保護基金(Home Protection Fund)在2021年底管理規模已達到22億元和7億元,並向各自的索賠人士支付了超過12億元和8070萬元。

在過去的一年中,政府不斷採取措施來改進公積金的各個方面旨在為會員帶來更好的生活與福利保障。首先在退休方面,政府試行了配套退休儲蓄計劃,每年派發上限600元的現金支持,幫助未達到現行基本退休金條件的55歲至70歲的老年人補充更多的儲蓄以應對退休,當前已有超過117,000名會員受益於政府6,800萬元的配套贈款。同時還加強了白銀支持計劃(Silver Support,即對65歲及以上的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季度補助),由於目前大部分的會員居住在1-3室的組屋單位,且該計劃的支持接受者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均為女性。政府計劃將繼續增加撥款額度,從2019年的3.4億元增至2921年的5.81億元,引入了額外的支付等級並擴大了入選資格標準,從2020年的150,000名增加至近250,000名公民,更多的老年人獲得了銀級支持。

*2019-2021年按住房類型劃分的銀級支持接受者比例 CPFB
在一些醫療保健及保險計劃方面,在受撫養人保障計劃中,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保費與更高的保額加強了該計劃,同時還將最高承包年齡提高至60歲以上。另外政府在去年3月還改進了終身健保的保障範圍及更新了索賠限制,為會員提供住院保險以支付大額醫院帳單與部分門診治療費用。為了使保費能負擔的起,政府還向所有新加坡公民提供了一次性的冠病補貼,並增加了66歲以上的符合條件的會員的回扣。
發展與未來趨勢
雖然在過去的時間裡,新加坡公積金計劃取得了許多令人欣喜的進展,但為了進一步能惠及更多會員在退休養老及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好的福利,當前仍需要進一步的變革與完善。

首先加大現金充值的稅收減免力度與流程的簡化以激勵會員更多的向公積金進行充值,增加自己及親人的退休儲蓄從而提高退休充足率。從2022年1月起,將現金充值的稅收減免上限提高至8,000元,同時如果為親人充值還可享受8,000元的稅收減免,在每一年的現金充值中,最高總可享受16,000的稅收減免並豁免年度限額的約束。當前越來越多的人為自己進行公積金的充值並將成為未來的主要趨勢,同時大部分的老年人公積金充值來源於子女及配偶,通過向親人的公積金充值,老年人可獲得更多支持。

*老年人公積金充值來源 CPFB

*公積金充值關係劃分 CPFB
其次,對於55至70歲以上雇員的公積金繳款率將在未來十年逐步提高,將推動加強老年人在工作期間的退休充足率。自2022年1月起,55歲以上至70歲的僱主及雇員公積金繳款率各上調一個百分點。但為了緩解僱主業務成本的上升,公積金的過渡補償將吸收這一增長所產生的額外支出的一半。另外,在使用公積金儲蓄來支付房產的會員中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選擇退還之前所提取的金額,退還總額也從2019年的5.13億元上漲至31.76億元。在出售房產時,超過90%的會員會選擇全額退還公積金。

公積金提名
公積金提名(CPF Nomination)能夠讓指定的受益人在會員過世後領取所屬的公積金儲蓄以及所能獲得的款項比例。公積金提名有多種好處,一方面它能讓指定的受益人通過快速、方便的程序領取到公積金儲蓄並且能夠清楚交代儲蓄分配及事項,避免家人至親為爭奪遺產而產生破裂和衝突。另一方面是任何16歲及以上的公積金會員都可以提名公積金受益人,同時只需要到任意一家公積金服務中心辦理提名手續,無需通過律師也無需支付手續費。

但如果公積金會員沒有在生前進行提名,則中央公積金局將會在他過世後,把儲蓄轉交給公共信託局(Public Trustee’s Office),按照無遺囑遺產繼承法令或回教徒的繼承證明書,將儲蓄分配給死者的親屬。即使如此,家庭成員或近親也必須向公共信託局提交申請及相關文件,以證明與死者的家屬關係,在確認了所有受益人與死者的家屬關係後,才能按照無遺囑遺產繼承法令或回教徒的繼承證明書分配未提名受益人的公積金儲蓄並收取一定的相關費用。
然而公積金提名以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但面臨生活中的變化比如結婚、生子、受益人去世等都會影響先前的公積金存款分配,因此會員應定期考慮是否要加以修改,以確保提名安排仍符合自己的意願。
據數據顯示,選擇做公積金提名的人數在不斷的增長。截止2021年,在去世的公積金會員中,約有80%的會員生前做出了公積金提名。

*已故會員的公積金提名比例 CPF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