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在新加坡逛個街上個香都得「掛號排隊」 你遵守安全距離了嗎

2020年03月31日   •   7182次閱讀

新加坡加強減少社交接觸,增強社交距離。圖中為家具店宜家落實的安全措施,其中包括減少擺放桌椅,以及在點餐區前貼上貼紙,提醒消費者保持社交距離等。(聯合早報)

作者 葉安琪

下2019冠狀病毒疾病(簡稱冠病19)疫情肆虐,人傳人的速度異常快速且悄無聲息。世界各國的政府紛紛提醒人們沒有必要就不要外出,並強調嚴格遵守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重要性。

聯合領導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的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將juli安全的社交距離定義在「至少一米」。現在流行你在我身邊,也要至少距離一米,就連握手也改為碰腳。

為了更好地管控疫情,我國衛生部陸續宣布加強社交距離的措施,如暫停所有涉及250人以上參與的活動至6月30日;暫停為年長者舉辦活動至少14天,以及在公共場所的排隊及餐飲處確保顧客之間保持一米的社交距離等。

相信蟻粉們在過去一個周末應該已經看到各種公共場所都出現了很多打了XX的座位,地上也多了很多 | | 的橫條。它們可不是貼著玩的,而是為了你的健康著想而出現的「安全距離」新標識。

購物商場

新加坡全島各地的購物商場從2020年3月27日起開始實施人流管控,限制入場的訪客人數,以遏制冠病疫情擴散。

中峇魯廣場的入口處在3月27日傍晚6時30分左右排起了U型長龍,現場約有60人排隊等候入場。(聯合早報)

許多商場外頭都聘請了保安人員來維持秩序。(聯合晚報)

裕廊坊外更是排滿了架子來限制人流。(聯合早報)

求神拜佛

本地擁有130年歷史的四馬路觀音堂,平日虔誠信徒眾多,佛堂中央的四方區域平時總會擠滿跪著求籤的信徒。

為了防疫,有關單位早前就已禁止信徒們聚集在中間跪拜,只允許他們在規定的格子內站著向觀音娘娘膜拜。

然而,隨著政府已開始針對集會、人潮以及宗教活動加以限制,觀音堂已於3月25日在廟外貼張告示,通知信徒該廟將從3月27日起暫時關閉。

位於四馬路的觀音堂平時香火鼎盛,如今為了防疫將從3月27日起暫時封閉至情況好轉為止。(Alec Chia Rong Teh面簿)

餐飲場所

多數小販中心、咖啡店等食閣都會在部分座位貼上膠帶,提醒食客們自行隔開來坐。能自由安排椅子數量的咖啡店則儘量只為每張桌子放置三張椅子。

小販中心的椅子上貼有膠帶,提醒人們儘量隔開來用餐,避免病毒傳染。(聯合早報)

多數咖啡店都會只給每張桌子放置三張椅子,避免人群聚集。(葉安琪攝)

海底撈平日裡都被等待入席的食客占據的沙發,如今也貼上了牌子提醒客人們隔開距離。(海峽時報)

購物商場裡的食閣,許多桌子的桌面上都打上了X。(聯合早報)

食客在位於尼路(Neil Road)的Shake Shack 排隊時也自主與前後批食客隔開一段距離。(海峽時報)

就連婚禮聚餐,賓客之間的座位都安排得比原本更為鬆散,每張桌子的賓客數量也明顯減少。

3月21日在麗思卡爾頓美年酒店(The Ritz-Carlton)的一場婚宴。可見賓客們之間的距離都被拉大,且工作人員也都戴上了口罩與手套。(海峽時報)

「劃線」排隊站崗

從3月26日晚上11點59分起至4月30日,衛生部將開始實施更嚴格的安全社交距離措施,以便降低本地出現新感染群的風險。

其中一項措施是在排隊處的地上貼上黃黑色膠帶,提醒公眾站在至少一米外的橫線後耐心排隊。

消費者配合防範措施,排隊時站在線後耐心等待。(海峽時報)

除了購物排隊處,購物商場外的德士等候站也畫上黃色格子,提醒公眾與他人維持好距離。

牛車水附近的唐城坊外的德士站畫上黃色格子。(紅螞蟻團隊)

有品位的電梯「距離篇」。(蟻粉提供)

設計感較差但功能性強的電梯「距離篇」。(蟻粉提供)

健身房

對抗病毒路上,自身免疫系統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不少運動愛好者仍會前往健身房運動。

一些健身房為了讓使用民眾保持社交距離,採取將隔在中間的跑步機「封起來」的措施,以讓民眾在非常時期也能安心運動。

每隔一台的跑步機上都貼上一張「為了社交距離防範措施,請不要使用」的告示,同時用紅白警示帶『封上』。(蟻粉提供)

男廁的距離不再尷尬

(蟻粉提供)

「發財篇」

新加坡博彩公司自3月21日起也已開始採取相應的防疫措施,其中包括限制進出、排隊者之間的距離以及縮短營業時間等。

買馬票也得注意安全距離。這年頭連發財也講究安全。(聯合早報)

『反安全距離』

當初為了減少不吸菸者吸入二手菸的幾率,政府在全國不同地區以黃色格子劃出吸菸區,要求吸菸者只能到吸菸區內抽菸,否則將會面對刑罰。

去年,網絡上流傳一張照片,顯示不少奉公守法的癮君子,冒著微微細雨擠入一個不算大的黃格子內,為的就是能夠吸上一口煙。

(Adam Atelophobiam面簿)

如今,有不少網友再次拿出這張照片調侃,當下這個非常時期,吸菸者究竟是否還要擠入吸菸區呢? 新加坡政府帶頭樹立榜樣 前兩周,我國的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在舉辦記者會時,也身體力行以增加「個人空間」來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做起了榜樣。

那場記者會的所有出席者都與身邊的人在前、後、左、右保持著最少1米寬的距離。

出席記者會的人們皆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聯合早報)

國會3月份復會時,議事廳也增強了社交距離措施。除了議員之間的座位保持著一定距離,休息時也都分組前往領取食物,為的就是減少彼此接觸的機會。

國會復會後遵守減少社會接觸的措施,議員們之間的座位都拉開了距離。(陳川仁面簿)

如何測量安全距離

雖然衛生部一直強調人與人之間得保持一米的距離,但我們畢竟不會隨身帶把尺出門,所以究竟要如何衡量所謂的一米距離呢?

李顯龍總理夫人何晶的說法或許值得大家參考,她日前在面簿上作了一首「詩」示範如何測量「安全距離」。

與家裡人還可以繼續親近,與其他人應保持安全距離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疫情期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應在1米之外 與其拿出尺來測量,只需伸展雙臂 摸不著,即意味著我們與對方的距離已經超過1米

保持安全距離吧 兩個手臂的距離 摸不著觸不到 兩臂之間 永遠有個差距 減少社交接觸 不是減少社交聯繫 擁抱自己 隔空擁抱他人 拋個飛吻、跳支舞 隔空送給對方

不過,也有網民認為,國人對於建立安全距離的意識仍然不足。儘管政府不停強調,但人們身邊依然會出現安全距離被忽略的情形。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472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