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選舉局完成全國選民名冊核實工作, 265萬3942人符合投票資格!

4月15日晚新加坡選舉局宣布已完成全島17個集選區和14個單選區的選民名冊核實,全島符合投票資格的選民共有265萬3942名。
由於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阻斷措施期間,符合資格的民眾自16日起可登錄選舉局網站,或通過電子政府密碼應用(SingPass)核查個人資料。上一屆大選中未參與投票而從選民名冊被除名的人士,仍可通過選舉局網站,重新登記為選民,以便在下屆大選時重獲投票權。
對於旅居海外的新加坡公民,如果在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29日的三年內,曾在新加坡居住時間超過30天,也可登記為海外選民,並在下屆大選時前往海外投票站投票。
新加坡目前共有10個指定海外投票站,分別設在澳大利亞坎培拉、英國倫敦、中國北京、上海和香港、日本東京、美國華盛頓、舊金山和紐約市以及阿聯杜拜的新加坡使館和領事館。
隨著選民名冊完成更新,外界預計新加坡大選腳步將近。李顯龍總理在3月底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指出,一旦選民名冊完成更新,新加坡政府將對何時舉行大選做出判斷。
若大選將在接下來幾個月舉行的話,新加坡的政治觀察家們認為,某些因素包括早前已認真進行基層聯繫活動、以創意方式善用科技、通過網絡與選民互動等,都將會讓一些政黨處於較有利的位置。觀察家也認為,網絡互動競選將帶來新機遇,給予規模較小、資源較少的政黨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

來自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的觀點認為,若大選在接下來幾個月舉行的話,首先會對那些提前進行基層聯繫的政黨有利,由於抗疫期間限制了社會互動,因此早前已與選民進行互動的政黨,會有更堅固的基礎。同時以創意方式善用科技、通過網絡與選民互動等,都將會讓一些政黨處於較有利的位置:
1、新或規模較小的政黨如果之前沒有經常通過家訪,以及在鄰里的公共場所與選民互動,就可能較吃虧。與選民互動是工人黨的強項,而新加坡民主黨則是在相反策略上較強;該黨會通過網絡進行互動,對公共政策發表評論,他們是首個在去年發表競選信息的政黨。
2、在網絡互動方面,那些懂得以創意方式善用科技,通過網絡同安在家中的選民互動的政黨將會有利。例如今年美國的總統選舉活動就利用網絡,與選民進行互動競選活動,而新加坡則不曾採用過這種方式。
3、為了要控制疫情,當局將不會允許政黨舉行大型競選集會,網絡將會為規模較小和資源較少的政黨帶來新機會,為他們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而那些能掌握網絡,富個人魅力和言之有物的政治人物,將會引起網民的注意。
新加坡政治觀察家們也普遍認為,網絡互動競選將帶來新機遇,給予規模較小、資源較少的政黨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
新加坡已為大選做了哪些準備

在上周,新加坡國會選舉「2019冠狀病毒特別安排」法案於國會提呈,在法案下,須履行居家通知的選民將可在本身的選區外投票,以避免同其他選民接觸。身體不適或接受隔離或須履行居家通知的有意參選人士,可授權另一名人士,代表他提呈提名表格。

新加坡政府表示,大選如果於疫情期間舉行,法案能讓新加坡選舉局採取臨時性措施,以確保選民、候選人和選務人員的安全。
在3月13日,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的報告出爐,新加坡全島將被劃為14個單選區和17個集選區,國會議席從原有的89個增加到93個。
疫情之下的韓國國會選舉如何進行

疫情之下,韓國4月15日如期舉行國會選舉,為防票站成為病毒傳播的地方,韓國政府出動各種招數,包括選民投票前要消毒雙手並戴上手套等,至於隔離中的選民,則有特別投票時間等安排。
測溫:韓國中央選舉委員會表示,在選舉前一天已經完成逾1.4萬處票站的防疫工作。選民投票當日要在門口量度體溫,排隊時要與其他選民保持1米以上距離,投票時要消毒雙手並戴上手套。

隔離:選民體溫如果高於攝氏37.5度,將獲安排到特設的投票間,在完成該次投票後,票站人員會立即為投票間消毒。
消毒:票站人員會戴上醫用手套和口罩,要定時確保票站空氣流通。全國251個點票站在14日已完成消毒工作,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的人在15日會被禁止入內。

韓國目前約有5萬人正在接受隔離。這班隔離中的選民,他們的投票時間會獲特別安排,不會與其他選民重複。他們如果未有出現發燒或咳嗽等症狀,將獲准在15日於有衛生官員伴同下,從隔離設施前住投票站,期間禁止使用公共運輸工具。
他們當日下午5時20分起可以外出,但必須在6時前抵達票站,在指定位置等待被帶到臨時投票間,投票後要在晚上7時前返回隔離設施。確診患者可以選擇在4月10日前往專為他們而設的票站投票,或透過郵寄方式在3月28日前投票。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舉行大選,對以下三種政黨有利,一是早在1月出現疫情前,已在進行政治活動的政黨;二是相較於依靠大型集會,精通科技,可在網上舉行競選集會的政黨;三則是在選民眼裡,執政黨能堅定與穩定地帶領國家渡過疫情威脅。
本屆新加坡政府任期至2021年1月14日結束,下屆大選最遲可在2021年4月14日舉行。此前,新加坡政治觀察人士普遍認為,原本揣測下屆大選可早至今年4月或5月初舉行,但隨著政府實施為期一個月的防疫管制並提呈新法案,這個時間段已基本被排除。

如果政府在安全距離措施5月4日結束後立即解散國會,總統頒布選舉法令,選舉確實能趕在5月舉行,但投票日將撞上回教徒開齋節慶。因此大選目前看來,最早是6月初才能舉行。
若投票日在6月6日(星期六),總統就必須在齋戒月的時候,於5月20日解散國會,提名日可定在一周後的5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