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19日)在Facebook貼文稱,國家環境局和正與其他高校的研究機構合作,從廢水中取樣並檢測冠病病毒的含量。馬善高稱,這是一項評估和減少冠病傳播的新穎的解決方案。
馬善高稱,由於冠病患者(包括症狀較輕或無症狀的人)的糞便中可能攜帶病毒,當局的一個小組正在對水回收廠和客工宿舍中的廢水進行採樣。結果發現,在今年3月下旬,水回收廠的廢水中檢測到了冠病病毒的核糖核酸(RNA)。這與當時客工宿舍病例的增長相關。
該發現促使當局對這些宿舍的客工進行了更多的拭子檢測,從而發現並隔離了更多的病例,其中包括無症狀的病例。這促使當局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拭子檢測,有助於進一步減少傳播。
馬善高也指出,在廢水中檢測到病毒物質或核糖核酸(RNA)並不意味著廢水中存在活性的或具有傳染性的病毒。在沒有宿主的情況下,冠病病毒無法繁殖並在廢水中生存。此外,來自醫院、隔離設施和宿舍等有冠病確診病例場所的廢水,在被排放到公共下水道之前,就已經用氯消毒並有效地消滅了活性病毒。
馬善高說,儘管仍處於初期階段,但廢水監測在檢測冠病病毒、防止擴散方面有很大的潛力。
馬善高請國人放心,我國的水再生處理中使用了反滲透技術,會過濾掉所有東西,包括病毒,從而為國人提供乾淨的新生水!
新聞/圖片來源:馬善高Facebook
編輯:Ani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