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連續12年獲評為亞洲最佳的退休養老制度,在全球排行榜上名列第七。
健康、財富和職業諮詢機構美世(Mercer)、蒙納士大學商學院和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近日公布2020年美世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全球養老金指數排行榜。
調查人員依據制度的可持續性、健全度,以及是否充足這三方面來評估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的退休養老機制。
新加坡今年整體得分71.2,比去年的70.8分高出0.4分。健全度方面,新加坡獲82.5分;充足度獲74.1分;可持續性則獲59.9分,整體評級為「B」。

在所有被評估的退休養老制度中,荷蘭以82.6的整體得分高居榜首,評級為「A」。丹麥和以色列分別以81.4分和74.7分排名第二和第三。
但是,嚴格來說,新加坡沒有專門的「養老金」,只有中央公積金(CPF),這是針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一種強制性儲蓄計劃,用來應對退休、保健和購房需要。
1新加坡中央公積金
什麼是CPF?
CPF是新加坡中央公積金( Central Provident Fund)的簡寫。
新加坡政府自1955年推出的面向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每一位參與者個人和他受僱的企業都必須按月繳納一定比例的工資,由政府進行統一管理和投資,並支付年利率。
CPF旨在保障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退休後的經濟來源,並滿足其在購置住宅、醫療保健、家庭保障、資產增值等方面的需求。對於55歲以上的參與者,CPF存款總額的首30,000新幣再額外享受1%(即高達6%)的年利率。

簡單通俗一點就是CPF就是在年輕的時候種一棵樹,以後有地方乘涼。老了老有所依,病了有錢治病。
而新加坡之所以保留了「B」的整體評級,主要是因為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健全,有很多優點,但和瑞士、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已開發國家一樣,仍存在改善空間,所以未能達到「A」級。
美世財富和投資新加坡業務總經理鍾志龍對此提出建議,新加坡可從三方面著手改善現有制度。
降低門檻鼓勵企業推行退休計劃
提高公積金會員可動用退休儲蓄的年齡
將公積金制涵蓋範圍擴大至在新加坡工作的非居民
新加坡適合養老並不僅僅是因為其公積金制度完善,更是因為新加坡的便民體現在方方面面,從人文理念到社區服務,無不體現著新加坡對樂齡老人的照顧。
2完善的社區服務
在樂齡人士的照料方面,社區與家居服務為老人提供居家醫療、護理與康復、失智症日間護理等服務,由衛生部監管的社區醫院、養老院以及樂齡之家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

由於老齡人群在運動和營養方面有特殊需求,保健促進局還專設針對老年人的健康推廣項目。
比如,在防止老人跌倒方面,教導老人家屬如何優化居住空間的布置,以提升安全係數;在運動健身方面,老年人有提升肌肉的力量與平衡、延緩骨質疏鬆症等需求,他們會為年長者提供免費的運動課程。
僅僅解決養老問題還不夠,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更為重要。事實上,新加坡社會的養老設施比較完善,可以說是最適合老人居住的國家之一。
3針對老人的公共服務
例如,多數公共運輸均可以實現輪椅上下,司機和乘客會耐心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上下車。
每座組屋都為老人和兒童設立了活動區,還設有食閣和公車站,老人下樓就可以吃飯,從家門口到車站均建有封頂的綠色廊道,方便老人雨天出行,大大減少了滑倒事故。

新加坡政府在關懷老人上真正做到了周到細緻。在非尖峰時段,將地鐵車廂開關門時間由2秒延長至6秒,方便年長者進出車廂。此外,巴士站和的士站提供有扶手的座椅,方便年長者起身。
4鼓勵老有所為
在這一方面,新加坡政府作出過很多努力,為鼓勵樂齡人士回歸職場與社會,2012年,新加坡政府推行了《退休與重新僱傭法令》,還為老年人提供就業培訓。
在財務保障方面,除了公積金外,有需要的樂齡人士還可以考慮屋契回購或出租祖屋計劃。
為了避免老年人在職場上受到歧視,政府2017年修改規定,宣布從2017年7月1日起,取消允許僱主為年滿60歲員工減薪的法律規定。
該規定是新加坡政府在1999年將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至62歲時提出的。
在該規定下,僱主可以在延長員工退休年限時為其減薪最高10%,取消這一規定為老年人重返職場提供了便利。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在今年的國慶獻詞中就說:
「我們也努力滿足年長新加坡公民的醫療和退休需求,更好地保障他們的晚年生活。針對那些想要繼續工作的新加坡公民,我們會提高退休年齡和重新僱傭年齡。
新加坡到底有多好,這可能還是要您親自來感受一下了,愛慕斯願意成為您移民和工作學習到新加坡的「嚮導」!
眾人都想來的新加坡優勢多多,
但是移民難度不低,且周期長。
那麼新加坡有快且直接的移民方式嗎?
當然有!這就是……
GIP
新加坡全球投資者計劃(「GIP」)並無學歷,年齡,語言的要求。投資移民整個申請周期大概是6-8個月,是目前申請新加坡移民的方式中最快、最直接的,一步到位拿綠卡的項目,也是目前投資移民中速度最快國家之一。
「GIP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是新加坡政府針對營商經歷豐富,並有意藉助新加坡為平台,拓展國際業務的成功企業家設計的移民計劃,可為申請人及配偶、21周歲以下未婚子女一步到位申辦新加坡綠卡(即永久居留權/PR)。持有綠卡兩年以後就可以申請加入新加坡國籍。
新加坡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
方案A(商業實體)
建立新的商業實體
或擴大現有的業務運營
方案 B (投資基金):
投資新加坡企業的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基金
方案 C (家族理財辦公室):
投資於一家成立於新加坡的新或現有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該辦公室必須管理不少於新幣兩億元的資產
方案 A, B 或 C的資格要求
(資深企業者)
擁有不少於三年的創業經商經歷
所經營的公司的營業額需滿足以下條件:
最近一年的營業額必須達到不少於新幣兩億元
最近三年的年均營業額必須達到不少於新幣兩億元
* 可能合併最多2家公司的營業額,所有公司必須在經批准的行業中
如果公司是私有企業,至少要持有30%的股份
該公司必須屬於附錄B行業列表中至少一項商業領域
(下一代企業主)
申請人的直系家族必須持有申報本計劃的公司不少於30% 的股份,或是最大股東
所經營的公司的營業額需滿足:
該公司最近一年的營業額必須達到至少新幣五億元
並且最近三年的年均營業額必須達到至少新幣五億元
您必須是該公司的管理層 (例如:高管、董事會成員)
該公司必須屬於附錄B行業列表中至少一項商業領域
(快速增長企業創始人)
申請人必須是一家估值不少於新幣五億元的公司的創始人及最大個人股東之一
該公司必須由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或私募股權公司投資
該公司必須屬於附錄B行業列表中至少一項商業領域
家族理財辦公室的申請資格
方案C家族理財辦公室
外國企業家和企業主必須擁有至少5年的投資,創業或管理經驗
擁有不少於新幣兩億元的可投資資產凈額
可投資資產凈額包括除房地產的所有金融資產, 如銀行存款、資本市場產品、集體投資計劃、人壽保險保單及其他投資產品所繳的保費
(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