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再度獲評亞洲最佳退休儲蓄制度
在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第七

在最新的墨爾本美世全球養老金指數中,新加坡排名僅次於荷蘭、丹麥、澳大利亞、芬蘭、瑞典、挪威這些聞名世界的高福利國家!就連中國的養老金制度也是學習的新加坡CPF。
既然新加坡被評為亞洲最佳退休儲蓄制度,為何新加坡老人晚景竟如此淒涼?

食閣里工作的老人

開Grab的老人

做清掃的老人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CPF)是一個綜合的社會保障體系,由僱主和雇員共同參與的強制性社會保障儲蓄計劃,旨在保障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退休後的經濟來源,並滿足購置住宅、醫療保健、家庭保障、資產增值等全方位需求。

月收入超過750新幣的公民和PR都要強制性繳CPF。雇員(55歲以下)每月要拿出薪水的20%存入CPF戶頭,僱主須上繳雇員薪水的17%給CPF(這部分不計入員工薪水中)。
舉個栗子!如果一名新加坡人月收入3000新幣,他需要交600新幣的CPF,到手是2400新幣。僱主要另外交510新幣,這部分不會從2400新幣中扣除。

CPF一共分三個戶頭,這些錢將按比例匯入普通戶頭(Ordinary Account, OA),特別戶頭(Special Account, SA)以及醫療戶頭(Medisave Account)。
在55歲時,政府還會自動創建第4個帳戶「退休帳戶」!金額由普通戶頭和特別戶頭的錢自動轉入。
新加坡人65歲後每月能拿多少「養老金」?
以國民平均年收入計算,新加坡人從22歲工作到55歲大概能賺到176萬美元,其中17.6萬計入養老金,按理說是一筆不小的存款,養老不成問題。
新加坡近年來推出的CPF LIFE(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項目,要求等65歲退休以後,按照條件,每個月領取一部分生活費用,一直領到終身 。

在CPF LIFE項目下,如果是年滿55歲、擁有房產的CPF會員,可選擇保留88000新幣的基本存款(Basic Retirement Sum),在65歲後每月能領取730-790新幣養老金。
如果名下沒有房產或者有多餘存款,則可選擇保留176000新幣的全額存款(Full Retirement Sum),65歲後每月領取1350新幣-1450新幣的錢。
自己先貼補一部分錢,擁有最多264000新幣的超額存款(Enhanced Retirement Sum)的人,可以每月最高領取2110新幣養老金,相當於一份不錯的「工作」薪水了!

其實早在1987年,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局就推出了「最低存款計劃」,但是,有不少老人將最低存款總額之外的所有錢都提取出來並揮霍一空,剩餘的儲蓄養老存款不夠應付自身或家庭生活開銷,只能出去工作。
這也間接解釋了為什麼在食閣、麥當勞可以看到很多老人還在做工。

政府鼓勵老人工作
新加坡政府一直鼓勵老人工作,政策還規定企業聘請超過65歲的員工,政府會對企業有津貼。新加坡2007年就推出了就業入息補助(Workfare Income Supplement),協助年長及低薪員工,再加上新加坡近年一直收緊外勞的配額導致勞動力市場緊繃,僱主覺得聘請年長員工其實很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