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只有香港的三分之二,還不及倫敦的一半。
但是,這個小小的島國卻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異彩,書寫出了20世紀最引人注目的發展故事。
在各種國家競爭力指數排名中,新加坡經常能夠躋身前十。 2018年,新加坡在世界經濟論壇的競爭力報告中位居第二。同年,它也被博鰲亞洲競爭力報告評為最具競爭力的亞洲國家。
新加坡的競爭力從何而來?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戰略與政策系副教授Nitin Pangarkar認為,新加坡的耀眼成績應當歸功於國父李光耀。
「新加坡的一個顯著特點在於它的視野。新加坡非常注重經濟發展。在它的建國歷史中,經濟發展是最初二三十年最重要的主題。」
政府的強力高效也是維持新加坡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
教授簡介
Nitin Pangarkar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策略與政策系副教授
MBA及NUS-HEC MBA雙學位課程 學術主任
美國·密西根大學工商管理學博士
研究領域:戰略夥伴、新興工業經濟體的企業國際化戰略、高效企業

正如Pangarkar副教授所言:「新加坡政府極具適應性。它能夠不斷改進已有政策,並審時度勢地制定新政,以保持經濟發展。」
在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局長馬宣仁看來,新加坡的優勢是廣泛而多樣的,而其中突出的一點便是政治與經濟的穩定。
「我認為,新加坡之所以會如此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投資者相信新加坡的環境始終有利商業發展,而且是穩定的。」
馬宣仁補充說,強有力的法治和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也在保持新加坡的吸引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另一個有利於新加坡的因素是該國在地理和文化層面的連通性。新加坡在地理上靠近東南亞、中國和印度等主要市場,而其開放、多元的文化則有助於保持其作為外國人才和企業的首選目的地。
對於外籍人士來說,新加坡的吸引力在於極高的生活品質。新加坡社會安全穩定、文明法治,有著完善的基礎設施、高標準的醫療系統,以及在全球都極富盛名的樟宜機場。
馬宣仁說:「如果你是一名區域高管,樟宜機場將可以作為你飛往臨近所有市場的大本營,而新航也會成為你出行的最大助力。新加坡的宜居性是我們常常忽視的一點,但這一方面的優勢實際上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也是新加坡的一大特點。」

Michael Page Singapore董事總經理Nilay Khandelwal則認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對全球貿易的開放,是實現新加坡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
1993年,新加坡簽署了第一份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它又進一步簽訂了24項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這些協議促進了跨境貿易和商務往來,同時有效降低了企業的國際擴張成本。
競爭力挑戰
當然,這個島國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如果想要保持自身的競爭力,那麼諸如提高生產力、提升員工專業技能等棘手問題,正是新加坡所需關注和解決的。
Khandelwal認為,這些問題解決方案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堅持不懈、積極創新和機動靈活。
「新加坡政府對數字化轉型和勞動力再培訓的聚焦,有使其望在快速變化的科技環境中保持國家競爭力。」
他補充說,「引入外國的專業人士來補充當地勞動力,只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暫時的推動力,並非可持續的長期解決方案。因此,新加坡必須從初級勞動力開始,推行必要的再培訓項目。「

Centennial Asia Singapore創始董事兼執行長、經濟學家Manu Bhaskaran表示,對全球經濟的依賴不止會給新加坡帶來麻煩,同樣會給東南亞大部分經濟體造成困擾。
「該地區依賴於境外資本的投入,其中既有對工廠等的直接投資,也包含對股票和債券市場等的投資組合。我們正在融入全球經濟之中,但目前正在愈演愈烈的保護主義和去全球化趨勢,將對本區域帶來巨大挑戰。「
Pangarkar副教授則認為,新加坡日益攀升的生活成本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當公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時,工資成本、住房成本等也會水漲船高。所以,我認為新加坡必須嚴控成本。一旦該國的成本螺旋失控,就可能引起巨大的問題。」
這並非悲觀主義,前路也不是厄運重重。Pangarkar副教授做了一個積極的總結,「新加坡擁有良好的財政資源和強有力的政府。因此,這個國家有能力未雨綢繆,制定出相應的政策,解決那些可能會在未來導致新加坡陷入困境的問題。」
文章英文版原載於中國國際電視台官方網站CGTN,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原題為Strong, safe, stable, sustainable: Singapore's competitiveness story
作者:Aliyah Sahni
翻譯:楊嘉銘
*本文觀點來自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