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跟10年前相比,購買200萬元以上的高價私宅的組屋提升者人數幾乎翻倍,今年甚至有住址為組屋者花1350萬元買下東陵一帶超豪華公寓。
根據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日前發布的報告,擁有組屋住址的買家,今年首3個季度共買了3876個私宅單位,跟去年同期的5616個相比少了約三成。若是跟10年前的7766個相比,更是少了約一半。
然而,10年前同段期間組屋提升者購買的200萬元以上私宅為393個,如今首3個季度則有732個(不包括執行共管公寓),增幅超過86%。橙易產業研究與諮詢部副總裁孫燕清受訪時指出,有的組屋提升者的購買能力變得更強, 買的私宅價值更高了。
若進一步細分,組屋提升者以300萬元至不超過500萬元的價格,購買了112個私宅單位。介於500萬至1000萬元的則有12個單位,包括在華利世家(Wallich Residence)、19 Nassim等高檔私宅項目。

有住址為組屋者花1350元萬買下瑞吉居(St Regis Residences)的單位。 (檔案照)
擁有組屋住址買家所購買的最高價私宅,是今年4月賣出的瑞吉居(St Regis Residences)。單位面積為563平方米,比6間四房式預購組屋還大,成交價為1350萬元。
房產人士:極度少見
針對有組屋提升者買1350萬元豪宅,孫燕清受訪時認為,這樣的組屋提升者買家是極度少見的,不排除買家或有一定的年紀,早年買下組屋,早已付清房貸。
「居住在組屋並不一定意味著該人就沒有富足的現金或資產。而且,相比私人公寓,組屋成本低但收益高,因此有的人或明明有足夠的能力購買不止一個私宅,卻選擇保留手上的組屋,繼續以組屋為註冊住址,一方面可繼續享受政府優惠等,一方面又能以較低成本獲更高收益。」
Altitude Real Estate主要執行員林金財也認為可能性非常多,包括買家多年來通過事業打拚致富,有足夠的財富投資。
「坦白說,即使是獨贏了千萬多多,正常情況下也不會拿千萬獎金去買千萬公寓。」
非屬第一套房產 印花稅795萬
若購買的私宅非屬第一套房產,額外買方印花稅(簡稱ABSD)至少為229.5萬元。
由於還有組屋地址,一般相信買家為本地公民。買家在購買這間1350萬私宅時得支付ABSD。由於是今年4月的交易,很有可能是在4月27日房屋降溫措施落實前,若是第二套房產就得支付17%印花稅,相等於229.5萬元。
如果是買家的第3套房產或以上,要繳付的ABSD更是高達337.5萬元。
4月27日起,新加坡公民購買第2套和第3套及以上房產要支付的ABSD分別為20%和30%。
林金財說,由於要支付的ABSD金額相當高,他不排除身為屋主的買家可能也在出售現有的組屋,之後申請ABSD退款。
孫燕清則指出,可能性也包括擁有組屋住址不代表買家就一定是組屋屋主。若買家只是組屋居住者或租戶,那也不能排除該私宅是買家的首個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