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組屋轉售市場火熱滾燙,一直是輿論熱議話題,有人歡喜有人憂。
憂者,擔心組屋轉售價格持續飆漲,長此以往,本地住房問題將愈發嚴重。
但另一邊廂,也有人笑著數鈔票,趁著轉售組屋好價市,搭上了「升級」列車,躋身私宅一族。
本地房地產業者指出,新加坡去年有更多原組屋屋主購買非有地私宅。
從何看出?
根據房地產業者博納產業(PropNex)分析,
2024年,共有5420個新推出與非有地私宅轉售單位,由以組屋地址登記的買家所購買。
相較2023年的5060個單位,增加了360個,或7.1%。
兩大因素造成更多組屋升級者出現:
房貸利率下滑;
組屋轉售價格漲得比私宅更凶更猛。
組屋轉售價漲多快?
建屋發展局數據顯示,本地組屋轉售價2024年上漲了9.7%,是2023年4.9%增速的近一倍。
私宅價格在同一時段的漲幅則相對遜色。
2024年,私宅價格漲了3.9%,相較2023年的6.8%反而放緩。
從下列趨勢圖可以觀察到,組屋轉售價漲幅從2020年開始「超車」私宅。

換句話說,組屋轉售價上漲的速度比私宅還快,原本住在組屋的屋主能更快積累資本,追上私宅的售價水平。
2020年因冠病疫情爆發,新加坡多個預購組屋工程延緩,人們把目光轉向轉售組屋,因而推高了後者價格。
上面那張圖表比較的是轉售組屋與整體私宅(包括有地與非有地私宅)的價格變化,下面這張圖表則進一步把組屋轉售價與公寓價格漲幅作比較。

從上圖可以發現,自2020年後,轉售組屋的飆漲速度可說是一騎絕塵,從此未再被公寓趕上。
百萬組屋數量再創新高
根據房地產公司Singapore Realtors Inc提供的數據,2024年約有1035個組屋單位以超過100萬新元的價格轉手,比2023年的469個翻了超過一倍。
若再把標準稍微拉低至70萬新元,橙易集團(OrangeTee)的數據則顯示,2024年共有7644個組屋單位以超過70萬新元轉手,相較2023年的5273個劇增45%。
而在2019年,僅有1591個組屋單位以超過70萬新元價格轉手,轉售組屋市場近年來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組屋轉售價水漲船高,無疑讓更多組屋升級者籌集到更多彈藥,投入私宅市場。
此外,根據統計局數據,近年來,住在組屋的本地住戶家庭收入,增長速度也比住在私宅的住戶來得快。
從2020年至2024年,住在一房式和二房式組屋的平均家庭月收入增長了36.2%,三房式組屋增幅為25.4%,四房式組屋23.8%,五房式組屋19%。
相較之下,公寓和有地私宅住戶的平均家庭月收入在同時段僅分別增長12.5%和7.84%。
這意味著,在這期間,一些住在組屋的家庭有辦法積累更多資金,入手私宅。

(資料來源:新加坡統計局;李國豪製圖)
值得注意的是,組屋升級者的「火力」更多集中在轉售私宅。
買家以組屋地址登記的轉售私宅交易從2023年的3347個單位,增加19.9%至去年的4013個。
但涉及組屋升級者的新私宅交易數量,則從2023年的1636個單位,下跌16.7%至1363個。
據房地產專家分析,這是因為新舊公寓的中位數價格差距越來越大。
橙易集團首席研究與戰略總監孫燕清向《海峽時報》指出,不包括執行共管公寓在內,新公寓2024年的中位數售價比轉售公寓貴了48.4%。
今年1月,兩者的價格差距更進一步擴大至55%。
如外界所料,新加坡政府並未在2025財政年預算案中宣布新的房市降溫措施。
然而,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強調,當局接下來幾年將增加預購組屋的供應量。
他說,預購組屋的申購率已趨於平穩,遠低於疫情前的水平。
目前看來,當局傾向於「讓子彈再飛一會兒」,讓早前宣布的幾輪降溫措施,以及預購組屋供應面的改善隨時間發酵,以達到穩定轉售組屋市場的效果。
而在組屋轉售價漲幅緩和之前,應該仍有不少有意升級者能從這波漲勢中得利,組屋換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