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則視頻和一個網絡上的帖子,讓新加坡本地人和外國人,都不開心了!
首先,一名在新加坡打車的非華族乘客,在臉書上發文控訴稱,自己遇到了一名華人司機的言語種族歧視。

圖源:FB@Janelle Hoeden
而在另一篇廣為流傳的帖子裡,一位自稱是新加坡人的網友表露出的排外性,也引起了好一些人的注意。
種族歧視、排外情緒,是新加坡的主流聲音嗎?
種族歧視+排外嚴重? 新加坡網絡上的不良聲音
最近,臉書用戶Janelle Hoeden女士(以下簡稱Hoeden)分享了她在新加坡的一次打車經歷,直言對於她來說,那就是一場噩夢。
上周六下午2點左右,她在某網約車平台上下單預訂了一次乘車服務,路程並不遠只要短短5分鐘。
她表示,在這之前她已經使用過數十次這樣的服務了。

在接到車輛前來的通知後,她帶著九歲的女兒,帶著靠墊和床上用品準備出發,去給剛剛到新加坡的嫂子接風。
Hoeden女士說,當時她與司機的唯一互動,就是在車剛到的時候,他下車想要幫自己把包包放進後備箱。但由於行李很輕,她表示並不需要幫忙。
旅程的一開始相當順利,Hoeden女士說她在車內和孩子說著話。突然,司機因為即將修建的地鐵線而堵塞了部分道路而感到不太開心。
「他開始對我大喊大叫,說我給了他錯誤的地址和錯誤的方向(才導致了堵車)。」Hoeden女士說道。

司機開始在指指點點,圖源:ins@wakeupsingapore
接著,司機開始指責起了Hoeden女士的種族。他說:你是印度人,我是華人,你是最糟的(You are the very worst kind),你很愚蠢......
開完種族炮後,這名司機又說,Hoeden的女兒身高不足1.35米,根據新加坡陸交局規定,她女兒必須坐在坐墊或安全椅里。
即便Hoeden解釋到女兒的身高有1.37米,但這名司機依舊在說著這是「非法的」。

陸交局的規定是為了保護兒童乘車安全,圖源:早報
雙方持續爭執,聲量越來越大,女子隨後表示會進行投訴,司機聽後就用福建話形容她「好戀」(也就是傲慢的意思)。
針對司機的種族炮言論,Hoeden反駁稱自己不是印度人,而是新加坡歐亞人,並指司機的言論具有種族歧視,揚言把事件放上網。
抵達目的地後,女子立即選擇向網約車平台投訴。在社交媒體上,該公司不會「容忍種族主義、歧視或任何形式的虐待」。

另外,在回應CNA詢問時,他們還補充說明公司已經啟動一項內部調查,以了解實際情況,並會根據調查結果採取行動。
網絡上,不少新加坡網友對此事發表了看法。一些人譴責了這名司機的說法,但是,對於種族主義被「完全消滅」卻並不看好。

「(司機的說法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必須讓司機道歉,雖然這並不能改變他的觀點。種族主義總是潛伏在某個地方,可以消除但很難改變。」
與此同時,也有網友表現得相當理應,表示以上這些說法可能都只是Hoeden的一面之詞,現在不可妄下斷言到底是誰對誰錯。

「我們錯過了故事的前半部分……沒有人知道視頻開始播放之前發生了什麼。」
不管真相如何,但這名網約車司機說出的話,包含著種族歧視的說法卻是顯而易見的。
更過分的是,一些新加坡人不僅排擠在本國的其他種族人群,還對外國人更加不友善......
新加坡人在網絡上排外? 「讓我感到頭痛、受不了了...」
最近一段時間,新加坡臉書群組Complaint Singapore里,總是有一絲不和諧的聲音存在著。
有人說,新加坡太多外國人了,至少需要讓其中的30%離開新加坡。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人覺得外國人到處說著「奇怪的語言」,讓自己受不了(Buey Tahan)。

無獨有偶,今年8月,又有一人在同樣的群組裡說道,外國人在新加坡的存在,讓自己感到頭疼不已。在網絡上,可以看出這類言論似乎有著一定的市場。

作為一個多元種族文化的小國,新加坡一直以來對外國人其實相當友好。
上面這些言論,能夠代表新加坡主流的態度嗎?
李顯龍多次演講說明 新加坡是這麼確保種族和諧的!
很多新加坡人無法接受上文中的網約車司機的行為,最根本原因是,在新加坡,維持種族和諧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人的共識,也是新加坡的國策之一。
上個月,國慶群眾大會上,李顯龍才在華語演講時說道:
「人人平等,唯才是用;幫助國人施展才華,精益求精;發展經濟,提升大家的生活,以及建設一個多元種族的和諧社會」,這是新加坡核心治國理念。

接著,兩星期前,新加坡新一任總統尚達曼的就職演講上,李顯龍又藉由印度族的尚達曼當選,重提了種族和諧的重要性。
「這次選舉表明,在投票方面,種族方面因素現在比以前更小了。這確實是一個好兆頭。
「在一次全國投票中,新加坡人以壓倒性多數票選出一位來自少數族裔的候選人擔任總統......您競選的目的是為了團結所有新加坡人,無論其種族、語言或宗教如何。」
「而政府也與您所宣稱的目標相同: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讓每個人都因其自身而受到重視,每個新加坡人都有一席之地。」

圖源:PMO
為了達成種族和諧的目標,新加坡在過去幾十年間,做出了不少努力,用來團結不同種族,讓他們都成為「新加坡的一員」。
1)法律嚴明,禁止煽動種族情緒
新加坡有一系列法規來維護種族和諧。比如,《煽動法令》就規定:
「製造不同種族或社會階層之間的憎恨和敵意的行為」是一種犯罪。
之前有一個馬來西亞籍男子,剛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文吐槽印度籍客工,隔天就被控上法庭。
據新加坡刑法第298A條,男子帖文內容牴觸種族和諧。若罪成將坐牢長達3年、或罰款、或兩者兼施。

而且,禁止煽動不僅僅是對於新加坡國內,對外,有種族分裂苗頭的人新加坡也不會輕易放縱。
比如前陣子連新加坡門都進不來的那個印度尼西亞傳教士阿卜杜勒·索馬德。
他主要宣傳種族分裂跟極端主義。對於這類人,新加坡態度堅決,一定禁止入境。
2)種族和諧日,總理部長都很重視
新加坡無論是幼兒園或託兒所,包括小學和中學,所有的學校每年一定會有種族和諧日的慶祝活動。
每逢這一天,新加坡的高層都會發文慶祝一下。
比如某年的種族和諧日(7月21日),李顯龍總理就發文這麼說: 身為社會的一分子,人們必須以同理心和相互理解來縮小和解決差距,而不是通過爭論。
新加坡的種族和諧並不完美,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仍在學習和成長。不過,只要大家不把這種和平視為理所當然,並共同努力保護共同空間,就能實現目標。

3)各項政策宣傳種族和諧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還大力推廣有關種族和諧的書本,讓孩子們從小就明白種族和諧的重要性,從小就培養他們與其他族群友好共處的意識。

圖源:見水印
此外,新加坡政府還規定,每個食閣中都必須包含中餐、印度餐、馬來餐攤位。
每天吃飯都能遇到不同族裔的朋友,時間久了,自然了解多了,隔閡少了。

圖源:Wak-Wak-Hawker
哪怕是公共假期的安排上,新加坡也同樣體現出了種族和諧精神。
不管是華人的傳統新年、印度人的屠妖節、馬來人的開齋節、哈芝節,還是基督教的聖誕節、佛教的衛塞節,所有在新加坡生活的人不分種族都放假,一起開心都能出門玩!

馬來族慶賀華人新年,圖源:CNA
為了取消各種族之間的物理距離隔閡,新加坡政府還特地考慮了每個組屋區的種族結構,確保和全國人口結構吻合,避免出現單一種族聚居區。
也就是說,要是在一個組屋區內,政府覺得某某種族的家庭數量不足,一些空餘的組屋單位就只會開放給這些特定族群申購!
在新加坡百分之80以上的人口都住組屋的大環境下,這一招效果非常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