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海峽時報
事實證明,政府的這些努力,確實帶來了一個種族之間更加包容的新加坡社會。
這個暖心小事證明了 新加坡其實並不排外 有種族歧視傾向的人,在新加坡算少數。而且多數新加坡人對外族相當友好,有很高的包容性。
之前,有個新加坡安娣,背著一個普通的帆布包,隻身一人來到客工們聚集的地方。
她帶著一個白色信封,走近了這些客工。信封裡面,不是別的,正是一沓子五十新幣!
她給面前的客工挨個發錢,以表達這些為新加坡揮灑了汗水和青春的客工的感謝。

圖源:Singapore Incidents
絕大部分新加坡人,對於外國人其實都是相當友善的。
一些外國遊客,也對新加坡人和新加坡社會讚不絕口,表示新加坡待人處事,並不會因為國籍而有太多改變。

來自小紅書網友分享 2020年,新加坡民情聯繫組(REACH)就公眾對新加坡國內的外籍人士的看法進行了電話問卷和網絡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受訪者對外國人持中立態度,持負面觀感者只占14%,其餘35%則持正面看法。
據此,採訪機構得出的結論是,新加坡人確實會在就業等方面,對外國人進入新加坡抱有一定的疑慮,但他們並沒有很強烈的排外情緒,認為保持新加坡開放比起這個來重要得多。

圖源:見水印
不僅僅是民眾不喜歡排外,新加坡政府也對一直排外堅決說不。
2021年,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代替李顯龍總理髮表華語國慶獻詞時,再一次表明了政府的態度:
排外會有損我國的根本利益,破壞我國作為國際和區域樞紐的聲譽,最終也將導致我們失去工作和許多機遇。更重要的是,這同我們保持開放,接納各種差異的價值觀背道而馳。這些是我們維護的價值觀,讓新加坡不斷取得繁榮進步。

圖源:PMO
當某一次,民眾集會上出現了「Singpaore for Singpaoreans」的標語後,李顯龍總理更是發文狠批這些人是「新加坡的恥辱」。

圖片來自網絡
誠然,新加坡依然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摒棄排外的思想。
前幾年,就有本地人因地鐵搶座而辱罵中國人是「下等人」的新加坡男子。
但是,他的這番言論立馬就被很多人批判,說他是在「丟人現眼」。

椰友們,你們認為新加坡人對內對外都足夠友善嗎?你們在新加坡曾經有過被莫名歧視的經歷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