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二任總理吳作棟的兒子吳仁軒,剛剛被罰了一大筆錢!
因為被認定在船用燃料供應商Inter-Pacific Petroleum(IPP)擔任公司董事期間失責,他最終被判罰款1億4604萬美元(約1億9658萬新元),外加利息!

圖源:早報
《聯合早報》報道,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裁定,在這間公司擔任董事期間,吳仁軒沒能阻止公司向銀行申請兩筆貸款(2019年6月和7月),最終讓債權人的利益受損。
因此,在2020年,Inter-Pacific Petroleum的司法管理人德勤對吳仁軒提出控告,要求他賠償這1億5600萬美元(約2億1201萬新幣)貿易融資款項的損失。

圖源:The MirrorTelegraph
在庭上,吳仁軒為自己申辯時說道,他一直誠實且合理地在履行董事義務,因而無需擔責。
但法官卻反駁了他的說法,表示吳仁軒身為公司董事卻對集團業務不清不楚,在發現了「危險信號」後也任由其發展並沒有進行追問和調查,完全不符合「合理行事」的邏輯。

圖源:彭博社
吳仁軒進一步辯解稱,他在2015年6月也轉任IPP的非執行董事,不參與IPP的日常管理與營運。為了履行有關職責,他必須依靠IPP的管理層才行。
但是,法官卻認為,公司董事本身就不應該是一份閒職,不參與公司日常管理和營運不代表沒有責任監管公司日常運作,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法官另外指出,吳仁軒也並不像他所說的那樣真的就當了「甩手掌柜」,在轉任非執行董事後,他依舊積極參與了公司對內對外業務,因此更有理由以「謹慎的態度」來應對可能的危機和漏洞。

圖源:中時新聞網
因此,吳仁軒最終被裁定敗訴,除了需要支付應賠款項外,他也必須承擔訴訟費。
另外,除了這起官司外,吳仁軒身上還背了另外一起官司。去年9月,多家媒體報道,吳仁軒因為涉嫌操縱股價被控上了法庭。

來源:早報
控狀指出,2015年至2020年間,他在新絲路集團(New Silkroutes Group)擔任主席一職期間,曾多次和他人串謀違法。
具體來看,在2018年2月26日至12月4日期間,吳仁軒與另外三人在31個交易日裡,涉嫌串謀在新加坡交易所進行交易,把新絲路集團的股價推高,製造交易假象。
警方表示,這些所謂的訂單和交易,包括通過該公司的公司交易帳戶進行的股票回購。
與此同時,吳仁軒還利用了其星展私人銀行個人交易帳戶,下單並執行了該公司證券的交易。最終達到將股價推高的目的。

圖源:南華早報
2020年10月,吳仁軒及其中一位合謀人,新絲路集團的財務總監張添傳雙雙辭職。
當時,新絲路集團還在深夜發布文告表示,吳仁軒辭職是為了更多時間處理個人事務,而張添傳則為了專注於個人事務並追求其他方向。
但實際上,當時兩人都已經被新加坡警察部隊下屬的商業事務局傳召進行調查。

圖源:CNA
在商業事務局和新加坡金管局完成調查後,吳仁軒及三名串謀者被提出刑事訴訟。
現在,他一共面臨39項牴觸證券及期貨法令的控狀。
根據新加坡證券及期貨法令第197節條文,若罪名成立,違者可被判坐牢不超過七年或罰款高達25萬新幣,或兩者兼施!

圖源:早報
這起刑事案件目前仍在審理中,不知道吳仁軒日後會不會面臨牢獄之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