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外界一直把李光耀視為一位立場較為親近西方的人物,但是恐怕李光耀自己並不這麼認為,李光耀這樣的實用主義者一定會覺得,討論自己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的成功者應該博採眾長,東西合併,不能簡單地用東方或者西方來歸類他,李光耀自認為自己受過西方的教育和影響,但是自己的家庭觀念等其實都是東方的。他是亞洲價值觀的倡導者,而絕不是一個盲目全盤接受西方的人。
在《李光耀回憶錄·新加坡的雙語之路》中,李光耀曾專門談過必須要讓新加坡變成一個偽西方社會的問題,為什麼要防止新加坡變成一個偽西方社會呢?李光耀談了以下幾點:

李光耀認為,必須防止西方個人主義的湧入或者滲透。當新加坡的年輕人開始廣泛地使用英語,當他們聽西方的流行歌,看西方的電影和小說時,他們必定會受到西方價值觀的影響,從而變成個人主義者。個人主義者會把個人利益放到團體利益之上,這和新加坡過去的成功方式是相違背的,這會「讓新加坡變成另一個民族」。
80年代初,李光耀在新加坡發現了老人院,按照他的說法,這使他非常震驚。年輕人已經變了,他們不再願意過3代同堂的生活,一旦結婚生子就會自立門戶,把老人們留在家裡自己生活,李光耀認為奉養父母乃是每個人的義務,家庭是神聖的,怎麼能這樣只顧自己呢?他認為這種趨勢必須扭轉。對於李光耀的這個說法,我也是很震驚的,沒想到他是一個這麼傳統的人,這明顯是受了太深的儒家文明的影響,或者至少受了很多東方人重視家庭的觀念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