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成立的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是一家資產經營和管理的私人名義註冊的新加坡國有企業,總部地點為新加坡。

淡馬錫是全世界管理效率最高的資產經營公司之一,它雖然是一家新加坡國有企業,但是他的國有企業,市場化經營的架構模式,經過20多年的經營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國有資產經營模式。其經營特色十分鮮明又具有特色:
第一、政企分離、產權明晰、財務公開的完全市場化運作。政府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監管但不干預,重大事項審核但不承諾,鼓勵大膽經營創新但不失控。
第二、政府通過淡馬錫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做到「抓大放小」,而且實現了增強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控制力的目標。
第三、政府通過「抓班子、立指標、定範圍和看效益等手段和措施,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擴大國有經濟的控制力,並培育和造就一批國際水平的現代企業。
第四、實行一視同仁策略,強調在平等條件下公平競爭,培養和造就一批國際水準的企業家。
淡馬錫的激勵制度起始於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一個理念 「人是基於激勵工作的」。這是一個被廣泛證實的理論原則,同時也是順應人性的企業激勵制度的基本理念。

激勵制度的建立既要有激勵還要有監督,是一體兩面的。沒有監督的激勵,很難解決員工的貪婪、浪費、灰色收入等問題,最後的結果就是給公司造成更大的損失。
在這樣一種理念的推動下,淡馬錫公司的激勵體系建立起了最有特色的「花紅和回撥」制度。花紅是由投資收益決定的,當公司賺錢時,按照事先約定好的規則分配花紅;而公司收益為負數時,就得不到花紅。
花紅激勵是一種中短期現金激勵措施,無論是年度花紅還是投資收益花紅,都是分享公司利潤的一種方法。經理人和骨幹員工會獲得短期現金和財富增值的回報,這種激勵可以確保他們獲得有競爭力的報酬。
這種激勵制度並不是淡馬錫激勵制度真正的特色,其「回撥」制度才是淡馬錫獨步天下的絕技。所謂「回撥」經理人團隊在資產經營中如果創造的價值是負的,獎勵就是負的,就要給股東賠錢,以承擔經營損失的責任。

關鍵的環節是「回撥」的資金是怎樣循環的?這就是淡馬錫「遞延激勵」的制度安排,這也是建立「回撥」制度的前提條件和可能性。
淡馬錫為它的每一位員工都開設了花紅儲備帳戶。當花紅是正數時,這筆財富就會被派發至員工的儲備帳戶中。這個儲備帳戶中的錢,並不能當年就可以拿走,它是遞延發放的。每年只發放其中的一部分,至於發放多少,取決於員工的級別。
如果財富增值花紅儲備的結餘是正數,高級管理層將獲得不超過其花紅儲備帳戶結餘三分之一的獎勵,中層管理人員能獲得二分之一的獎勵,其他員工則為三分之二。也就是說,級別越高,責任越大,這個帳戶中的財富被遞延支付所拖的時間就越長。
這樣,就始終保證這個帳戶里有餘額。當財富創造是負數時,花紅就可以從這個帳戶被回撥出去。在遞延獎勵不夠抵消回撥資金時,多餘的回撥額度被延至下一年度
(文章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