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兀蘭蓮天宮負責人以及幾名理事,周二晚到蔡厝港墳場祭拜。
(新加坡訊)當局限制場地、規模等,有廟宇決定最後一次在墳場舉辦七月祭拜活動。
《新明日報》記者周二晚上隨信徒前往蔡厝港墳場參與祭拜。兀蘭蓮天宮負責人何佩霖(41歲)受訪時說,如今的祭拜規模已不如往年,人數少之又少。
「以前到墳場拜拜很期待的,可以很熱鬧,好像在做功德,但現在就很安靜,可能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東西都變了。」
另一名負責人白先生(38歲)透露,農曆七月祭拜對他們而言是一項傳統習俗,他們儘可能保留傳統「上山」祭拜,但當局如今限制場地,一切大型祭拜活動,在向當局提出申請後,只能在指定的地點活動,一天限制4組。
此外,大型祭品如紙紮屋、燒冥紙的金桶,都必須符合當局的規定。
「以前要辦大型祭拜活動的日子,比較靈活,可以自己選。現在只限制一天4組,因為只有4個地方可以辦,還不一定能選到心儀的位置,必須遷就他人。」
他們透露,今年是廟方最後一次前往墳場祭拜,這次是特地上來「通知好兄弟」。
焚燒冥紙規範行動聯盟,今年農曆七月提出祭祀焚燒的四大行為規範,包括焚燒的冥紙應適量,以減少煙霧和灰燼;祭祀後必須清理香燭祭品;謹慎焚燒並勿亂拋冥紙;考慮參加鄰近寺廟的集體祭祀活動。

墳場如今的祭拜規模已不如往年,人數少之又少。
墳場冷清熱鬧不再
墳場冷清清,不復往年情景。
記者接近晚上11時左右抵達墳場時,只見到三四組人在墳場一帶祭拜。
據觀察,信徒準備水果、零食、糖果、發糕,也有冥紙、蠟燭等祭祀用品。大家在祭拜後,開始燒冥紙。
一些信徒透露,農曆七月前來祭拜已是他們好幾代人的傳統,特別是從事墓碑生意,每回必定拉上幾名朋友到墳場祭拜。
「現在很多老的都退下來了,剩下我們這些人來拜,討一個平安,但我們就是做這行的(殯葬業),每年來拜已成為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