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根南洋 攜手前行——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八十五年變遷

2021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深根南洋 攜手前行

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八十五年變遷

漫步新加坡河畔的中央商務區,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中,一棟雅致高聳的白色建築格外顯眼。觀光新加坡河的遊客會在古老的加文納橋上留影,背景就是這棟古典雄偉的大樓。本地人特別是老一輩新加坡人,都知道這是一棟歷史文物建築,會親切地稱它為「China Bank」。歷史與現代在這裡交融。

創業南洋

這棟大樓是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下簡稱新加坡中行)總部,始建於1953年。而中國銀行與新加坡的淵源,還要遠早於這棟建築。

1932年,時任中國銀行總經理張嘉璈赴新加坡考察僑匯情況,受到本地商界和民眾的熱烈歡迎。當時《星洲日報》報道:「因膠、錫價跌,工商業莫不大受損失,金融之難於調劑,為最大病症。張公權(張嘉璈)君此次南來,影響吾僑銀行業甚大。」同年末,本地三家華人銀行遭遇嚴重危機,向中國銀行發出求助。張嘉璈迅速抵新協助三行合併成為新的銀行。張嘉璈還委託該銀行為代理行並指示中國銀行國內機構,凡僑眷到行提款,盡力給予方便,中國銀行信譽自此遠播南洋。

到上世紀30年代中,日本已久占中國東北,圖謀全面入侵中國和亞洲多國。為暢通南洋華僑捐賑、匯款渠道,增加抗戰資金補給和扶持本地工商業,1936年6月15日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宣布成立,落址絲絲街,正式拉開根植南洋、服務中新的波瀾壯闊歷程。

圖為開業當日新加坡中行員工在位於絲絲街辦公大樓前的合影。該大樓是中國銀行在新第一個行址,為大東方保險產業。

中國抗日戰爭全面打響後,為進一步拓寬資金調撥渠道,新加坡中行先後在南洋地區設立10處機構,這一時期業務主要包括僑匯、本地工商業貸款、推廣中國救國公債和經收華僑捐款,為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巨大貢獻。統計顯示,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新加坡中行是最主要的僑匯經辦行,其中1939年業務量占全中行僑匯總量的97%。

1941年末日軍開始入侵馬來半島,形勢十分危急,但為便利客戶提款,新加坡中行在有日機轟炸情況下仍堅持營業,直到新加坡淪陷前三天。在日據時期,新加坡中行遭到日軍的瘋狂報復,員工和財產損失慘重。絲絲街的中國銀行舊址見證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興行建廈

當年上海外灘中國銀行大樓的建造目的是「必有一新式建築,方足象徵中國銀行之現代化,表示基礎鞏固,信孚中外」。新加坡中行大樓的建設也是如此。上世紀50年代,為進一步提升本地金融服務能力,新加坡中行一方面大力拓展業務種類和規模,另一方面開始籌劃自建大樓。大樓原擬只建6層,後在時任中國銀行官股監事、華社領袖陳嘉庚的建議下增建至17層,成為當時新加坡最高的建築。

新加坡中銀大樓於1953年落成,設計與上海外灘中國銀行大樓、香港老中銀大樓一脈相承,均為寶貴的中國Art Deco建築代表作。

50-90年代,新加坡中行為促進中新兩國經貿合作做出重要貢獻,包括積極扶持本地企業開展對華貿易,促成大批中國急需的橡膠等產品從新加坡出口到中國;在東南亞推介和代銷中國商品;協助解決中國銀行國內分支機構的支付問題;協助代辦各類委託事項,如運輸、保險、展覽、徵信、代簽協議等。

在1990年中新兩國建交前,新加坡中行更是長期肩負中國與新加坡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建立友好關係的重任,包括代辦理訪華入境簽證、為海外華人或國人在兩地尋訪親友、支持中國各類代表團訪新等,與當地民眾結下深厚情誼。

1990年中新兩國建交後,新加坡中行繼續以金融力量搭建中新合作橋樑,支持中新兩國企業雙向走出去和全球化發展。隨著業務的進一步拓展,2000年分行緊貼原17層大樓新建了 37層的新大樓,兩棟建築融為一體,保留原有風格,成為新加坡河畔和中央商務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全面發展

2012年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特准全面銀行牌照以來,新加坡中行各項業務進一步發展,開展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私行財富管理在內的全面業務,成為本地資產規模最大、客戶基礎最為廣泛、業務種類最全面的中資銀行,是新加坡金融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加坡是中國銀行全球布局中的重要節點。為充分發揮新加坡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服務中新經貿合作和本地經濟金融發展,中國銀行近年來在新加坡陸續設立了大宗商品業務中心、福費廷中心、私人銀行、亞洲債券承分銷中心、創新研發基地、中銀大學新加坡分院等區域或全球性平台,業務範圍立足新加坡,輻射亞太區域和全球。目前,新加坡中行在全島擁有22個經營性網點,客戶還可通過中國銀行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以及遍布全島超過200台 ATM機的atm5 網絡,簡單快捷地享受各類銀行服務。

近年來新加坡中行積極把握中新深化經貿合作機遇,以服務拓市場,以專業樹品牌,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截至2020年末,該行資產總額為427億新元,公司客戶數逾2千戶,零售客戶數超15萬戶,銀行卡客戶數達7萬餘戶,在銀團貸款、高端結構化融資、大宗商品交易、債券承分銷、財富私行、人民幣業務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化優勢,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和民眾服務努力貢獻力量。依託中國銀行全球跨境撮合和服務機制以及進博會等平台,新加坡中行大力支持本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開拓中國市場。以進博會為例,新加坡中行作為獨家金融服務合作夥伴,三年累計為近200家新加坡參展企業提供個性化、全方位的金融和跨境撮合服務。近年來,該行已累計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240多億美元支持,作為牽頭行發起銀團項目737億美元,項目輻射「一帶一路」沿線近3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多個中新第三方市場合作項目。

今年是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成立85周年。作為本地歷史悠久的金融企業,新加坡中行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每年組織或參與多項中新經貿、金融、文化藝術和教育等領域的互聯互通促進活動,努力搭建中新友好交流合作平台。新冠疫情暴發後,新加坡中行在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確保客戶和員工安全的同時,積極提供抗疫金融支持,並向本地慈善機構和需要幫助群體捐款捐物,與各界攜手共同抗擊疫情。作為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會長單位,新加坡中行與在新加坡的各家中資企業一道,努力推動中新經貿合作,融入本地社區,服務本地經濟發展,打造中企海外品牌。

85年來,感恩於新加坡各界人士和廣大民眾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中國銀行在新加坡這片沃土深深紮根,生長於斯,服務於斯。展望未來,新加坡中行將與各界攜手共行,繼續發揮金融力量,為中新兩國的經貿合作,為新加坡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15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