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確保公眾擁有優質的運動設施,政府過去三年,每年平均投入近9000萬元發展和運營體育場、跑道和體育中心等設施。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昨天(1月12日)在國會回答議員謝曜全(裕廊集選區)和傅麗珊(三巴旺集選區)有關政府如何栽培和支持本地運動健將的口頭詢問時說,政府在這方面有兩大策略。
第一,是推出廣泛項目,並持續優化基礎設施,讓每名新加坡人都有機會追求在運動方面的興趣與發展技能。例如,文社青部和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同教育部、人民協會和私人運動學院合作,開發和推出運動項目,協助青年接觸運動,培養技能和才華,擴大人才來源。
唐振輝說,過去三年,政府每年平均注資近9000萬元,發展和運營給公眾使用的體育場、跑道、體育中心和其他場地等。
第二,是為有才華的運動員提供全面及個人化的支持,協助他們發揮潛能,代表新加坡出征國際賽事。其中,在全國高水平體制下,新加坡體育學院和國家青年體育學院會按國家運動員的潛力和表現提供長期的支援和培育。
唐振輝透露,政府每年會在全國高水平體制投入約7000萬元。過去五年,這些資金的用途包括購買和使用最新的科技系統,支持新加坡體育學院的運動科學設施;資助教練和訓練計劃的費用;提供世界級設施,讓運動精英在最佳環境中訓練;以及進行研發,通過創新方式支持推廣本地運動水平等。
他指出,政府為國家體育協會提供顯著津貼,協助他們聘請教練訓練本地的運動精英。「我們致力於為運動員尋找和聘請最好的教練,不論是來自海外或本地,有時兩者都有,讓指導環境能受益於海外的專長。」
但唐振輝坦言,世界各地對頂尖教練的需求大,許多有才華的海外教練一般很少會在一個團隊或一個國家待上較長時間。因此,在聘用頂尖的海外教練時,我國也希望他們能向本地教練傳授知識和技能,擴大本地教練的人才。
唐振輝也透露,政府至今已為新加坡團隊基金撥出超過1500萬元的配對金額,全數用於提升運動基礎設施。
2017年設立的新加坡團隊基金,旨在幫助我國頂尖健兒在大型運動會上發揮所長,力創佳績。而政府將以一元對一元的方式配對所獲得的捐款,頂限為5000萬元。
這項基金不局限於社區團體和私人企業捐款,所有新加坡人都能積極參與,為幫助本地頂尖運動員攀登高峰貢獻綿力。
針對謝曜全詢問運動員在贏取賽事獎金後,是否能收下獎金或須向政府貢獻出一部分,唐振輝強調,政府不會保留運動員的任何賽事獎金。如何處理獎金,這是運動員和國家體育協會之間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