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未來的樣貌驚艷曝光,奢華的幸福屬於每一個普通老百姓

2022年12月11日   •   1萬次閱讀

2022年的新加坡,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頭條!恢復疫情前生活、全球富豪湧入、經濟快速恢復、各大名企建廠……眼見一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

但繁華之下,危機四伏!新加坡也面臨著「人荒」、老齡化嚴重、出生率低、通貨膨脹、、財政吃緊、激烈的國際競爭等問題。

新加坡面臨的種種危機,也是轉機,處理得好,就會飛黃騰達!在新加坡的強有力政策、人民的萬眾一心下,未來的新加坡會變成什麼樣子呢?讓我們先睹為快!

未來生活更方便,

家門口就能購物、辦公、教育實現高質量綠色生活

首先來說,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上的變化!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未來的新加坡,只有兩個字:方便!

生活上要方便。

在新加坡的規劃中,未來的組屋區,將不再單純只是住宅,而是採用「混合功能規劃」的理念,將居住、購物、辦公、教育等功能融為一體。實現在家出門就能逛街溜娃、接受教育的夢想。

圖源:ura.gov.sg

這一理念,將率先在新加坡巴耶利峇新市鎮採用,即新加坡空軍基地搬走後的新安排。

此外,未來的住宅區將為所有人提供更愉快、更高質量的生活,以科技為動力,為居民帶來更方便、更好的環境。一些住宅區還將與城市綠化、屋頂花園相結合,讓綠色就在身邊,花園與城市融為一體!

Artist’s impression: URA

出行便捷,

地鐵交通環繞全島從家10分鐘步行到地體站

出行上也要方便。

現在的新加坡,由地鐵、巴士、德士三者構成了新加坡的公共公共運輸體系。

為了讓人們出行更方便,新加坡曾發布了一項名為「智慧出行2030」的計劃,要構建一個相互溝通、相互聯繫的交通系統,讓人們享受高品質生活。

為此,新加坡正在擴大交通線,南北線、東西線、環線、湯申-東海岸線、東北線、濱海市區線等6條地鐵線環繞全島,無論你去哪裡,都能乘車到達目的地。

未來的新加坡,每戶家庭步行10分鐘即可前往地鐵站。

交通綠色無污染,

汽車以電動為主實現尾氣「零排放」~

不僅方便,還要綠色無污染。

生活、出行便利了,還要住的安全、舒適、高質量。

為此,新加坡下任總理黃循財提出發展國家氫能戰略,讓海運和航空業脫碳!並計劃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並在2030年前達到排放峰值。

新加坡還表示要在2030年前,所有新註冊汽車都要屬於較潔凈的能源車款。並在2040年前,逐漸淘汰汽油車和柴油車,加大電動車的運行。

預計到2030年的時候,新加坡街道上將以電動、混合動力以及氫燃料電池(hydrogen fuel cell)等車輛為主,公共充電充電設施的數量增加到2.8萬個!

為了實現減碳,新加坡從2020年起就實行政策,讓電動汽車的購買者少交稅,甚至退回部分稅收。

目前,新加坡的宏茂橋、勿洛、蔡厝港、裕廊西、榜鵝、女皇鎮、三巴旺、登加正在打造成「電動車市鎮」試點,並逐步擴大,滿足電動汽車的充電便利。

打造公園生活化,

步行10分鐘就有公園綠色與城市融為一體

出行上節能減排,生活中也要充滿綠色氣息。

本身就以花園城市聞名的新加坡,在未來還將進一步優化,讓綠色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貼合,不再是花園中的城市,而是花園與城市融為一體。

新建的南北部的越島連道,以及兩條南北走廊,讓公園連道和綠色走廊相連,成為覆蓋全島的綠色網絡步道。

此外,新加坡還將改善部分區域的綠化,讓鋼筋水泥「消失」在人們的眼中,望眼看去,綠色和城市形為一體。

在新加坡的計劃中,公園面積要達到植物園的4倍,在任何一個地點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公園。

正所謂道法自然!新加坡努力在「鋼鐵森林」與「自然深林」中,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建設三重海岸防護,

避免新加坡被海水淹沒東海岸進入「高科技生活」

除了生活上的便捷,還有一件事讓整個坡島人民擔心,那就是新加坡被海水淹沒的風險很大。尤其是印尼首都雅加達的前車之鑑,因海平面上升,不得不讓印尼遷都。

但本身就是一個島國的新加坡,又能遷都到哪裡呢?

既然不能遷都,就做好本身的發展,讓新加坡免於被淹沒的威脅!

2030年前,新加坡將打造市區—東海岸、西北海岸(林厝港和雙溪加株)和裕廊島的這三個高危地區海岸防護計劃。設施包括防波堤、土堤、建造圩田,以及紅樹林等自然防護。

圖源:Prime Minister's Office

利用填出的「長島」來保護新加坡,島上還是海景房~

住在東海岸附近的居民,可能會是新加坡最先一批進入「科技世界」的。到時,東海岸一帶,海景房、海濱衝浪、浮島遍布、長堤橫跨等電影中的場景,都會出現在我們身邊!

圖源:BiodiverCity (BIG)

人才匯聚新加坡,

外來精英與本地人才攜手發展實現雙贏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幫助。未來的新加坡,將充滿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本地的人才也將層出不窮,兩者攜手共同發展新加坡。

近兩年由於疫情,新加坡面臨著嚴重的「人荒危機」,不僅是外來人員缺少,本地人口也出現老齡化加重、出生率降低的場景。

為了讓新加坡不缺人,尤其是不缺人才,新加坡從兩個方面促進新加坡人口增長。

一是吸引外來人才。

出台新的頂級准證計劃,允許月入過$3萬的人士入境,家屬可無證進入新加坡。未達薪資標準的體育、藝術、科學和學術領域優秀候選人,也可獲得申請。

此外,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教育、經濟、軍事、國力,讓自己變得強大,來吸引人才。

二是促進本地生育。

本來新加坡的一些購買組屋、發寶寶津貼等政策就傾向於已婚人士,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更是在不久前的國慶群眾演講大會上,表示快生寶寶吧,保證有地住!

新加坡總理差點就求新加坡人生孩子了。

有了人,才能發展新加坡,讓新加坡更興旺。就像新加坡計劃的那樣,吸引外來精英人才,讓他們來培養本地人才,雙贏(新加坡贏2次)!

不懼通脹人人買得起房,

新加坡開拓空間建設「地下城」從中心區直達聖淘沙

雖然近日因為通脹等影響,新加坡房價高漲。但居者有其屋是新加坡的國策,人們肯定不會買不起房子。就像前文李顯龍總理說的那樣:你們儘管生,新加坡有地!

近日,新加坡就一口氣推出了近萬套組屋,來平息供不應求的房市,衝擊房產價格。

此外,新加坡還在打造「地下城」!

不說未來,現在的新加坡地下區域,也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地下城市」。從Raffles Place到 Marina Bay,從 City Hall到Esplanade,都能從地下穿過。

在未來,新加坡地下還將建造更多地下商場和通道、地鐵路線,甚至能從中心區直達聖淘沙!

同時,新加坡也在建設更多地下倉庫,讓物資運輸從地面轉移到地下。

圖源:網絡

發展本地經濟軟硬體,

建設新加坡四大門戶保障亞洲第一金融中心美名

新加坡要發展經濟,硬體措施和軟體措施都要跟得上。

在硬體方面,新加坡將在本地構造「四大門戶」:

中央地區——新加坡經濟核心中的核心,是全球商業和金融中心所在地,充滿著發展的機遇。

東部地區——拓展航空業務,加強新加坡和世界的溝通,構造創新品質生活商業集群。

西部地區——側重高科技製造,以裕廊工業區為主,是除了CBD外的最大商業節點。同時利用海運,促進全球的物資流動,也是高科技人才的交流區。

北部地區——創新技術發展區,這裡集合有創新農業發展、數字與網絡技術、元宇宙等創新型科技。

在軟體方面,新加坡繼續加強聯通中西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經濟,持續超過香港,不負亞洲第一金融中心之名。

吸引越來越多的富豪和企業進駐新加坡,為新加坡的發展壯大出力。

新加坡上下一心,

在第四任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共渡難關

這一切的落實,不僅需要新加坡廣大人民的上下一心,也要執政黨的領導人有著清晰的遠見、敢於落實的決心、承受新時代的重壓!

而恰好,新加坡的下一任領導班子都是從疫情期間「殺出來」的,黃循財、王乙康——抗疫工作小組組長,王瑞傑——本來被看好的新加坡下任總理,陳振聲——教育部長保障新加坡學子安全……

新加坡能快速恢復到疫情前生活,與他們做出的決策息息相關。黃循財更是最早提出與冠病共存、每個人都要感染的新加坡領導人,敢說、敢做、能承受重壓、有遠見,這不就是黃循財嗎!

而新加坡本身的權力過渡,一向很平穩,從李光耀,到吳作棟,到李顯龍,再到黃循財,都不貪權、戀權,反而有一種大家都不想做總理的現象。【詳情請點擊:新加坡政壇怪象:似乎大家都不願意當總理?!】

有這樣的領導人,新加坡怎麼可能不未來可期!

總結

危機危機,是危險也是機遇,若新加坡能夠有力應對,相信會在不久的未來,成為文中所寫的新加坡!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5301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513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