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丹麥
全民免費醫療免費教育
社會福利開支占GDP的37.9%

丹麥的社會福利覆蓋所有在丹麥居住的人,不分國籍,只要在丹麥的領土上,就享受他們的各種福利。
丹麥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看病、住院分文不花,連住院伙食費都由政府買單。病房一切生活設施應有盡有,病人住院空手進去即可。
丹麥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免費,學生就近選擇學校,如果選擇私立學校,則政府按公立教育標準報銷一部分學費。
孩子從生下來到18歲的牛奶費也由政府支付。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學前教育也由政府買單,學生每月還可以拿到生活補貼。
失業人員在失業後的4年里,可領取相當於失業前工資90%的失業金。如果4年內還找不到工作,則領取每月約合14000人民幣元的失業救濟金。
9.澳大利亞
低收入者購藥2.6澳元封頂
社會福利占GDP的22.5%

當今澳大利亞的福利制度是1910年建立起來的,覆蓋所有國民。
澳大利亞對所有國民免費醫療,如果自己到藥房買藥,家庭收入低於24000澳元(1澳元約合6.6元人民幣)的公民只需要支付藥房2.6澳元,餘款不管多少,均由政府買單。孕婦分娩時,可獲得950澳元的分娩津貼,以幫助為新生兒添置用品。
如果在工作年齡內失業,每年可獲取1.5萬澳元的失業救濟金。女性公民從60歲、男性公民從65歲開始,不管過去的工作經歷如何,如果個人收入或資產低於一定標準,都可領取政府養老金。
澳大利亞實行12年免費教育,學生在18歲前還可享受學習補貼。大學生可以獲得政府的無息貸款。
10.日本
醫院不得盈利
社會福利開支占GDP的18.6%

日本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通過了幾個社會福利法案,基本上採用歐洲模式。
日本的醫療保健系統覆蓋所有國民,日本的所有醫院必須是非贏利性質的。每個公民必須享有一種醫療保險,保險費的多少根據個人或家庭收入情況而定。
按照現有的醫療保險制度,69歲以下的人自我負擔的醫療費占所需醫療費的30%,70到74歲的人負擔20%,75歲以上的人負擔10%。
為了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日本對40歲以上的公民實行完全免費的預防診斷、檢查和保健治療。
日本縣市政府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住房,如果申請福利房的人多,為體現公平,則用抽籤的方式分配。房租根據收入定,收入高,房租就高些,收入低房租就低些甚至全免。政府福利房的房租每兩年調整一次,根據收入變化情況決定房租是上調還是下調。
日本的幼兒園到初中實行免費教育,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約25萬元人民幣)的嬰兒在託兒所的費用全免,每個18歲以下的孩子可增加約合人民幣2.5萬元的個人所得稅免稅額,地方政府向不滿9歲的兒童發放育兒津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