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嬰在使用竹腳婦幼醫院開的滴鼻液一個月後,都未緩解鼻塞症狀。
(新加坡訊)一名母親在網絡申訴,指女兒在使用竹腳婦幼醫院開的滴鼻液一個月後,都未緩解鼻塞症狀,直到檢查藥物才驚現已經過期了!
剛剛升為人母的張儀玲(Judy Teo)前日晚上在面子書發表貼文,指竹腳婦幼醫院開給女兒的處方藥是過期藥物。
「這個藥要滴進孩子鼻腔里。但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女兒在使用這個藥一個月後,症狀還是沒有緩解。」

女嬰父母檢查後發現藥物早在2018年4月就已經到期。
她說,她是在檢查藥物後才赫然發現,藥物早在2018年4月就已經到期,而醫院開藥的日期則是8月25日,這讓她感到十分「震驚」。
根據網上照片,藥物名稱為「iliadin」,是一種治療孩童鼻塞的滴鼻液。張儀玲在回復《8頻道新聞》時說,自己初為人母,女兒目前只有兩個月大,在8月25日那天,還未滿月的女兒因為有發燒和傷風症狀,被帶去竹腳婦幼醫院急診部接受治療。
「由於醫院說要觀察,就住了一天院。護士當場開了那個藥(iliadin)讓寶寶用,並說藥物可以治療鼻子堵塞。寶寶在隔天就出院了。」
不過,在使用相關藥物一個月後,她卻發現孩子的症狀並沒有緩解,因此產生疑問,後來查看藥物,才發現藥物早已過期。
張儀玲立刻在面子書上留言給竹腳婦幼醫院,告知這起事件,而該院昨早也致電向她表達歉意,並希望她可以給醫院一個機會,星期三把寶寶帶去醫院進行檢查。

張儀玲在面子書上給竹腳婦幼醫院留言(左)以及過期的藥物(右)。
張儀玲說,自己在面子書發表相關貼文,是為了警告大家一定要檢查藥物有效期。
「一些網民留言,說我作為媽媽,有責任去檢查藥物的有效期。可是我覺得,這是政府醫院,我是因為相信醫院才會把孩子交給他們。」
她也在帖文中發出質疑,「竹腳婦幼醫院怎麼能夠在給新生兒開藥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像是過期這類的重要信息?嬰兒服用藥物一個多月,會不會有任何不良影響?如果他們提供過期的藥物,公眾要如何信任醫院?」
不過張儀玲受詢時澄清,寶寶使用相關藥物後,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只是鼻子仍是堵塞的,藥物顯然沒有發揮功效,他已在一個星期前帶孩子去看了家庭醫生進行治療。
「我主要是希望大家以後都要檢查藥物,這件事發生在我的身上,但我相信不只是我有拿到這個藥,希望大家注意。」
竹腳婦幼醫院患者體驗服務部處長曾碧美就此事回應《8頻道新聞》時說,醫院已經留意到網上的相關貼文,目前正展開進一步調查,並同受影響家庭保持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