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私召車業者Grab
在全球50個最佳創新公司排行榜上名列第二!
在交通項目中,更是高居榜首!!!

進行此項排名的美國商業雜誌《快公司》將首次上榜的中國科技平台美團點評名列第一。《快公司》指美團點評提供多種服務,單在去年上半年,就吸引3億5000多萬人進行總值338億美元的交易。
而去年高居榜首的美國蘋果公司因為沒有取得突破,排名滑落到第17。
對於Grab,《快公司》指出Grab的應用程式推出交通、外賣、旅遊、金融等服務,使公司去年賺取10億美元的收入,同時吸引超過30億美元的投資。
都說世界有uber,中國有滴滴,新加坡有Grab!根據外媒的報道,Grab公司估值升至110億美元。

總部設於新加坡的Grab,主攻東南亞叫車市場,目前於43個國家、逾225個城市營運,2017年公司收入超過1億美元。除了叫車業務,公司亦已透過不同軟體涉足移動支付、餐飲外賣、雜貨速遞及即時通訊等業務。
「在新加坡乃至東南亞,Grab正在變身superApp
2018年8月,平安好醫生宣布跟網約車平台Grab合作,在東南亞提供一站式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交易平台是GrabPay,是Grab的電子錢包,預料在明年首季推出服務。
這是Grab邁向超級應用程式(superApp)的其中一步。
Grab已不自足於替人叫車,而是千方百計令用戶留在旗下App,應付所有日常生活,不假外求。

簡單來說,Grab的目標是
成為第二個「微信」、「支付寶」,
整合線上線下服務,方便6.5億東南亞人口。
Grab憑藉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甚至想要收購Uber當地業務,趕走Uber。

「不甘只被用作叫車,Grab 勢要當東南亞騰訊阿里
Grab成立於2012年,本業是網約車App,具備「會員經濟」的基本要素:
例如會員、司機搭客評分、會員等級、獎賞制、介紹新會員等。
不過,Grab不甘於只做網約車業務,創始人Anthony Tan南征北討,攻城結盟,務求成為「日常超級App」(everyday superapp),成為東南亞的阿里巴巴及騰訊。
Grab一邊擴張服務地區,遍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緬甸、菲律賓、泰國及越南,一邊擴張服務範圍。除了上文提及的健康服務,2018年7月,Grab開展新鮮糧食點購及直送業務。

而早在2018年3月,Grab開展乘車及汽車保險服務,探索更方便的保費支付及理賠程序。
在2016年,App提供點餐外賣服務,電子錢包GrabPay可以支付車費以外的交易,發展手機支付和銀行技術。
「Grab總裁談創業:曾經逐一敲車窗!
Grab總裁——陳炳耀,入選今年《財富》40大最有影響力的商業領域青年名單。
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陳炳耀受訪時回憶,當時剛推出Grab時,會在吉隆坡的修車廠守候,敲著車窗,說服前來修車的司機下載應用,說:
————「Uncle(大叔),給予我們一次機會啦,保證你的收入一定增加。」

陳炳耀說:「我們當時基本上就是在央求他們了,而每10名司機當中,可能有兩名會願意嘗試。」
陳炳耀也形容,創業初期公司只有幾個人。「所有人共用一張辦公桌,所以只要有一有人上洗手間,大家都知道」。
如今,Grab在8個國家的225個城市運作,
下載量有超過1億次,在區域也擁有5000名職員。
據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Forbes),
Grab目前的企業資產總值超過100億美元,
成為東南亞最高價值的科技起步公司,
也使陳炳耀的身價達約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