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食放在冰箱,一般不宜超過4天。
大家都知道,不適當的儲存方式可能導致食物更快變質變壞,影響健康。如有剩菜剩飯,該如何處理?本期《活得好》請國立大學綜合診療所首席營養師吳美玲分享正確儲存食物的方法。
首席營養師吳美玲說,不妥當地儲存食物,會讓細菌滋生和生長,導致食物變質,引致食物中毒。對於健康的成人,人體的免疫系統可處理少數量的細菌,但高數量的話就可讓人生病。
食源性疾病常見症狀可從輕微到嚴重,包括感到噁心、嘔吐、腹瀉、胃痙攣、頭痛和發燒。幼童、孕婦、老年人和免疫系統較差的人群或出現嚴重食物中毒症狀,甚至致命。
吳美玲指出,引致食物腐敗的微生物會在溫度攝氏5到60度內迅速生長。這被稱為「溫度危險區域」。有鑒於此,建議生冷食物應儲存在5攝氏度以下。若把熟食留在在爐灶、烤箱等,溫度應保持在60攝氏度以上,以確保食物保持熱度,防止細菌快速繁殖至危險水平,而導致食物中毒。
建議使用廚房或食物溫度計來測食物的溫度。將乾淨的溫度計插入食物最冷的部位(對於再加熱的食物,將插入食物的中間部分),待度數穩定後才看溫度。若食物吃不完,建議將剩食儲存在乾淨、較淺的容器中,並在食物周圍留足夠空間,以促進快速和均勻冷卻,然後放進冰箱儲存。要提醒的是,食物放在室內溫度時間越長,食物中毒幾率就越高。建議所有熟食應在烹飪後2小時內吃完或冷藏。
貼士!
熟食不宜在冰箱存放超過4天。
超過4天的話,即使「看起來還好好的」,也應該丟棄。如果在4天內,看或聞起來已有異樣,不確定是否已壞,為安全起見,建議丟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