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發以來,新加坡採取的抗疫措施都是一步步升級,而不是一次性採取嚴厲措施如封國、停學、停工等,在網上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3月31日),聯合領導跨部門工作小組組長黃循財,針對新加坡為什麼不封國作出解釋:因為「嚴厲的措施不會使病毒立刻消失」,就算封國,新冠病毒依然還在,仍然會在本地繼續蔓延。

黃循財指出,有國人說不需要等了,現在就可以採取更加嚴厲的措施,封國兩周後再恢復正常狀態。 黃循財表示,封國兩周不是解決方案,新冠病毒不會立刻消失,封國結束後,大家也不能立刻恢復正常生活。所以,當局所採取的措施都是可持續性的。
他說:「新加坡接下來或許會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但就算封國,我們也必須實施現有措施一段時間後視情況而定。這是一場長期戰役,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應付這樣的情況一段時間。」
比起封國,新加坡現在要做的,是鞏固已經推行的措施。現在幾乎每天或每兩天會有新指示或新措施,在一步步地走向「遠程辦公」、「遠程上課」,目的在於逐步普及,逐步深化,一直到最終的全面推行,儘可能在控制病毒傳播的同時,讓社會政策運轉。
新加坡眼認為,這一決策的思考基於一個判斷:新加坡沒有腹地,經濟和社會高度外向,只要全球範圍還存有疫情,新加坡就無法獨善其身。抗疫是持久戰,所有措施都一定要有可持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