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進展:經濟活動逐漸恢復的新加坡情況如何

2020年07月19日   •   1萬次閱讀

隨著經濟解封,亞太不少地區的疫情都出現反彈。在中國香港,不少確診病例涉及連鎖餐飲店和茶餐廳,為控制第三波疫情,餐館被令在晚間禁止堂食。日本東京則有劇場出現集體感染,包括劇組人員和觀眾在內,密切接觸者人數達到約850人。

圖片來源:路透社

那麼在經濟活動逐漸恢復的新加坡情況如何?

新加坡阻斷期結束這一個多月來,餐飲堂食、娛樂活動也逐步恢復。過去幾周,新加坡的確診病例確實有所增加,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社區感染人數有時也多達兩位數。

有新加坡防疫專家就認為,社區感染人數接下來還會增加,這主要是因為新加坡人的防範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鬆懈:

人們忘了我們還在疫情之中,我們需要控制距離,儘量不要出門。第二,食堂已經開始了,看得出人家有時候排隊買食物也是排得蠻長的。第三,我們現在戴的口罩和保留的距離,不像在阻斷措施那時候那麼地謹慎。

而來自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則擔心不少新加坡人誤以為放寬阻斷措施,就意味著能放鬆警惕:

其實不然,我們要做的是剛好相反,就是我們知道現在因為我們的管制有放鬆,比較多機會是人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人群,特別是人群密集的地方,所以這代表說有一定風險。

該名主任指出,在外用餐摘下口罩其實是一個高風險的舉動。特別是,當幾位好友聚集用餐、喝茶時,可能也會聊天,除下口罩就等於卸下對病毒的防範,這不僅危害自己,也可能危害社區安全。

空氣傳播是什麼樣的概念?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不排除冠狀病毒在室內和封閉空間內,通過空氣傳播的可能性。空氣傳播,也就是氣溶膠傳播,就好比在房間內聞到另一個人香水味。這味道其實就是香水的微小顆粒,通過空氣從一個人身上傳播到另一個人的鼻子裡。同樣的,如果他沒有戴口罩,講話的時候,這些微小顆粒也可以傳給你。

當一個人說話或打噴嚏時,病毒就可能隨著飛沫進入空氣中。如果遇上空氣乾燥或風吹,飛沫的水汽就會逐漸蒸發而變成微小顆粒。這微小顆粒不僅能浮在空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也能夠穿過普通口罩,被吸入體內:

微小顆粒一般上小於5毫米,在空氣中能懸浮一段時間,漂浮的距離也比較長。不過,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數據顯示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正在積極地做這方面的研究。他們從病房採集的空氣樣本中,找到少過5微米的病毒顆粒。雖然病毒核酸出現在空氣樣本中,但這不代表說這些是活性的病毒。目前還沒有一項科研的研究,是可以完全證實這種非常微小的顆粒還存在著活性的病毒。所以在這方面,國家傳染病中心還在積極地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新冠病毒的傳播?

在亞洲國家如中國、韓國和新加坡,人們一般使用的口罩能有效控制飛沫傳播,但不足以預防空氣傳播。

如果病毒真的通過空氣傳播,那病例至少要比目前多出50到100倍。新冠病毒主要還是通過飛沫傳播,但空氣的素質卻能改變傳播方式。在不同的環境裡面,可能後面有風,或者天氣比較冷,就如我們認識的澳大利亞墨爾本,他們都冬天的時候,天氣比較乾燥。

在這種情況,那種飛沫可能變成空氣傳播。在室外,說話的飛沫一般只能漂浮大約1米的距離。可是在室內,特別是冷氣越冷、空氣越乾燥的環境下,飛沫就能變成微小顆粒,在空氣中停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在唱歌或演講的情況下,病毒就更容易被傳播開來。因此在外用餐,特別是在冷氣環境中,吃東西時不要說話,要說話就記得戴上口罩。如果身邊的人在說話,那就更是要戴好口罩,保護自己: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是目前阻斷冠狀病毒傳播鏈的有效措施。當然,根本的解決方法還是要等到有效疫苗的問世,這樣就能提高人群的免疫力,阻斷病毒的傳播鏈。

處理食品時 該注意哪些事項?

中國早前在切割進口三文魚的砧板上驗出冠狀病毒,最近也從進口的拉美冰凍白蝦包裝上,檢測出病毒。除了生鮮食物,冠狀病毒是否也可能存在於其他食物的表面上?

未煮熟的食物還算是「骯髒」的,所以在接觸食物包裝後,要儘量洗手。處理食物時,也要記得用水先把它洗乾淨,然後再烹煮,因為水可以把病毒洗掉。如果是要生吃食物,就更要把它洗乾淨。

1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全球接連暴發第二波疫情,呼籲民眾須謹慎!

全球各地在解封后接連發第二波疫情,共同領導跨部門工作小組的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表示,一些國家和地區在解封后出現第二波疫情,主要是因為當地政府和民眾沒有嚴格落實和遵守安全距離措施。

他舉例說,在以色列和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有患者即使身體抱恙,仍外出或舉辦派對,沒有遵守安全距離措施。而在香港,當地民眾沒有在餐館和食肆內戴口罩。韓國則有民眾在出席宗教集會或在工作場所集體染病。韓國和日本的夜間場所也出現集體感染病例。

對此,顏金勇認為,新加坡不能掉以輕心。儘管大部分活動已經在阻斷措施結束後恢復,但新加坡人必須保持謹慎。除了用餐和運動外,公眾外出時應戴上口罩,同時儘量避開人潮較多和封閉的地方,並遵守最多5人聚集的限制。

2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政府的旅遊警告未變,公眾仍需避免出國旅遊!

共同領導跨部門工作小組的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則表示,全球各地的疫情可能會持續到年底,也可持續到明年,在短期內疫情的情況應該不會有所改善,因此旅遊警告也不會在短期內有所改變。

他說,新加坡正與其他國家進行討論,每個國家的情況也會因不同時段而有異,在解封后有些地區會再出現更多病例,但這不會影響綠色通道的討論,旅遊人士將需要遵守措施,出入境時要接受檢查等。政府將繼續就此進行討論,恢復商務旅遊,但暫時仍不允許大批旅客出入境的旅遊。

3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採取小規模隔離阻斷措施 不是完全關校!

新加坡教育部應對學校出現病例的策略是,採取小規模隔離阻斷措施,而不是完全關閉學校。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在7月16日到淡濱尼中學出席種族和諧日慶祝會後告訴記者,如果校園內出現學生把病毒傳染給同學的情況,教育部會讓受影響的師生休缺席假,而且是先隔離受影響的班級,有必要才隔離整個年級。不過,他認為完全關閉學校是不恰當的。

王乙康說,大多數家長和教師都了解新加坡政府的立場。他舉例說,裕廊西中學日前因實驗室誤診,以為出現中一學生被同學傳染的情況,因而隔離所有中一學生,但其他年級的學生出席率仍超過90%。王乙康指出,目前的情況顯示防疫措施是有效的,但會在不斷檢討後,才逐步恢復其他活動。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405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3933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591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591次閱讀
忙碌、焦慮、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潰的成年人都在干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420次閱讀
一夜爆紅!新加坡總統替身帥到刷屏,33萬人圍觀求姓名
2025年06月29日   •   2907次閱讀
新加坡PR「速批秘籍」大公開!這些隱藏加分項讓你申請快人一步!
2025年06月28日   •   256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