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這次跟之前不一樣的是出現了三足鼎立的狀況!!香港,巴黎,新加坡齊名!!

(圖片來源網絡)
這項調查以美國紐約為基準,根據外派人員的生活方式,對比全球133個城市的160種產品和服務價格,包括食物、衣服、家庭用品、房租、交通、水電、私立學校、幫傭和娛樂活動等。用於協助企業計算外派人員和出差人員的生活補貼與薪金配套。
巴黎從去年的第二名攀升到第一的位置,香港則晉升三個名次。排位第四的是蘇黎世,日內瓦和上升六個名次的大阪並列第五;首爾、哥本哈根和紐約同樣位列第七;特拉維夫和洛杉磯同列第10。

(圖片來源網絡)
在10大最貴城市中,新加坡是唯一排名不變的城市,但部分物價稍有下滑。
報告說,目前一公斤麵包的平均價格為3.40美元(約4.60新元),比去年的3.71美元少了8%。一瓶330毫升的啤酒則賣2.37美元,下跌5%;女性理髮費滑落1.5%至96.01美元。可是,今年的兩件式男士西裝卻更貴了,平均價格上升1.7%至1161.14美元。

(圖片來源網絡)
亞洲城市的日常用品最為昂貴,住在歐洲城市的外派人員則必須面對高昂的家庭、個人護理、娛樂和休閒開銷。
負責編輯這項調查的斯拉瓦奇瓦(Roxana Slavcheva)說:
「新加坡、香港、首爾、東京和雪梨等生活昂貴的城市中,生活成本正出現趨同……即使是在日用品價格相對便宜的城市,公用事業或交通費用的增加也推高了整體的生活成本。」
怪不得小編覺得有點過不起日子了!!各位對於新加坡再次成為全球最貴的城市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討論分享下啊!!

(圖片來源網絡)
新加坡人力部(MOM)昨天發布《2018年職業空缺》報告,說明新加坡勞動市場近一年的職位空缺情況。截至去年9月底,本地勞動市場職位空缺共計6萬3300個,比前年的5萬3100個顯著增加。

圖片來自MOM網站截圖
當中,每10個職缺就有約四個(42%)因企業轉型與擴充而創造,它們大多分布在社區與社會及私人服務領域的教育及醫療業、製造領域的電子與運輸配備業,以及資訊通訊領域。
報告顯示,去年近一半(49%)藍領職缺至少半年找不到人填補,面對同樣處境的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及技師(PMET)職缺相對只有21%。
清潔工、商店銷售員以及保安員是最欠缺藍領工人的三種職業。但人力部指出,隨著經濟轉型,企業對這三種職位的需求已下降。以商業模式持續轉變的零售業為例,商店銷售員職缺占比與五年前相比減少近一半。
不過,醫療護理服務需求的擴增則使相關行業職缺增加,據調查,僱主去年願支付至少1400元工資聘請醫療助理,比2016年的1200元顯著提高。報告說,僱主找不到合適本地人填補藍領職缺,一般因為工資以及工作環境與性質達不到求職者的要求。
據人力部調查,去年的PMET職缺中,求職者學歷不是招聘主要考量因素的職缺占52%,顯著高於前年的42%。這些職位包括系統分析員、商業與行銷執行員、軟體、網際網路以及多媒體開發員,僱主更重視求職者是否有相關技能、經驗、軟技能以及正確態度。
職業空缺報告數據來自人力部去年的調查問卷,當局通過問卷訪問了1萬5900家企業與機構,涵蓋雇員人數超過211萬人。
(信息來源:新加坡M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