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女士大腿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循環,左腳踝的傷口嚴重發炎。4個女兒將她接到獅城醫院治療,截肢保命。
(新加坡26日訊)4個女兒在獅城打拚30多年,以往每個月能返回柔佛探望八旬老母親,無奈因疫情鎖國已一年多沒法回鄉。數個月前母親的左腳踝突然傷口發炎後變黑,還上吐下瀉發高燒,女兒們不忍母親受苦,用盡畢生儲蓄接母親來獅城醫治,讓母親接受截肢手術保命。
在家中排行老么的王女士(54歲,行政人員)向《聯合晚報》敘述,他們一家人來自柔佛州靠近峇株巴轄的龍引(Rengit)小鎮,共有8兄妹。她與其中三姐妹中學畢業後就赴獅城謀生,在獅城已工作了30多年。
談起86歲的老母親,女兒形容母親是賢妻良母,以前幫助父親出海捕魚,還含辛茹苦帶大8個小孩,對他們疼愛有加。
她說當年和三個姐姐初來獅城打工時,母親每隔幾個月就來新探望她們。「母親總是從家裡帶新鮮的魚和蝦,來這裡煮家鄉菜給我們吃。」
而4人也輪流每月返鄉探家人,數十年都是如此,直到冠病疫情爆發後,出入馬新兩國受管制,四姐妹已逾一年沒見到母親。
去年12月,王女士的母親健康亮紅燈,左腳踝不知何故出現小傷口,怎麼敷藥都不會好,傷口不斷擴大,兩個月後仍不見好轉,大馬家人便安排她到柔佛醫院進行手術切除膿包,跟著讓她入住康復中心休養。
豈料,數天後母親的情況惡化,不僅上吐下瀉、血壓飆升和發高燒,左腳踝的傷口附近都發黑了,母親病危送院,四姐妹得知後心急如焚,但卻無法回鄉,只能定期撥電向親戚了解母親情況。
「有一次跟親戚通話時,我聽到母親在電話的另一端哭泣,她一定很痛苦……但我們看不到她,非常心痛,加上她的病情越發危急,因此便決定安排她來新加坡治療。」
經過新加坡鷹閣醫院安排,今年3月21日母親乘坐救護車入境獅城,直接送往醫院搶救。最後她截掉左腳踝保命,於5月初順利出院。
另兩治療選擇或會奪命
母親病危時,醫生給家屬3個治療選擇,但其中兩個的最壞結果均可能喪命,女兒最後忍痛讓母親截肢。
女兒王女士形容,獅城醫生診斷出母親的大腿血管阻塞,血液不循環,導致腳上的傷口無法癒合,患處有細菌感染的情況,而且越來越嚴重。
醫生斷定母親有生命危險,讓家屬選擇:通過藥物控制病情、血管成形術(angioplasty;即通血管手術),或截肢。
「藥物可能無法有效阻止病菌,母親最後很有可能因感染導致器官衰竭而丟命;若選擇血管成形術,母親必須全身麻醉,醫生說她年邁的身體可能承受不了,無法醒來。我們很不願讓母親截肢,但為了保住性命,這是唯一的選擇。」
她稱所幸手術成功,母親目前已經在康復中,出院後暫住在另一個女兒在獅城的住家。
醫藥費花20萬姐妹網上眾籌
母親的醫藥費將近20萬新元(約63萬令吉),四姐妹花盡儲蓄救母。「我們不能讓她這樣就走,如果能救就一定要救她。」
王女士表示,在獅城的兩個姐姐是兼職家庭清潔工,另一個姐姐則在工廠做操作員,母親這場大病給她們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由於母親在獅城也被診斷身上有容易傳染的細菌,因此全程得住單人病房,每晚700多元(約2200令吉)。
總計在柔佛和新加坡的醫藥費,王女士稱四姐妹需掏出近20萬新元,目前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也通過網上眾籌醫藥費,希望能減輕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