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何國娉、建國先賢紀念園委員會
年少時的回憶,成為了如今的珍寶。本地一名婦女在家裡偶然找到50多年前參與國慶慶典的小冊子,便決定將這本記錄早期我國國慶慶典的小冊子,分享給國家文物局,將在2027年竣工的建國先賢紀念園展出。
68歲的退休人士何國娉告訴《8視界新聞網》,她在1997年從美國搬回新加披時,偶然在一個存放雜物的箱子內發現了一本1969年國慶慶典小冊子,她曾參與當年國慶慶典的演出。她原本不以為意,直到2011年開始在國家文物局工作時,才意識到這本小冊子作為檔案的意義。
國家文物局今年4月起展開徵集活動,呼籲公眾上網提交同我國建國關鍵時期,也就是1950年至1970年代的文物和故事。被選中的文物和故事將在2027年建國先賢紀念園(Founders』 Memorial)開幕時,在展館內展出。

何國娉得知當局正在向公眾徵集同建國有關的文物和故事時,便提交了這本國慶慶典小冊子。 圖:建國先賢紀念園委員會
當她得知文物局正在向公眾徵集同建國有關的文物和故事時,便二話不說提交了這本國慶慶典小冊子,因為她認為這是一個有形的文物,可以把當年新加坡記錄一起國家事件的方式和現在的做對比。
「這是一本簡單樸實的黑白小冊子,封面是代表著國家顏色的紅色。這也代表了一種歸屬感和自豪感,證明我為這個國家的慶典做了一個小小的貢獻。」

何國娉代表學校在1969年國慶慶典帶來舞蹈表演。 圖:何國娉
首次代表學校參加國慶慶典舞蹈表演
何國娉透露,發現小冊子時她翻開來看,在閱讀到自己的母校花菲衛理學校(現已分為中小學)參與當年其中的一個國慶慶典舞蹈項目時感到興奮,她得自己是其中的一名表演者,那也是她第一次參與國慶慶典,當年大約是一名中二或中三的15歲學生。
「我記得因為當時服裝的設計,令我感到不安。那是一個兩件式的設計,露出了我們的腹部,但是因為我的背部畸形,所以我感到不自在。我也記得老師們當時一直安撫我,告訴我說我只是那幾百個學生中的其中一個,不會有人注意到我的背部。」
回想起當時的表演,她憶述當時服裝顏色是亮黃色和天藍色,面料是柔軟且衣服邊帶有金色,所有表演者戴著手鐲,而腳鏈上都掛著小鈴鐺。
「每當我們排練和表演最後一隻舞蹈時,鈴鐺就會叮噹作響,那是多麼的令人難忘。」
談及當時參與表演的心情時,何國娉坦言,她感到非常興奮,也深刻記得與其他表演者建立起的友誼。

何國娉與800多名同學一同參與名為「The Wheel of Time」的舞蹈表演。 圖:何國娉
年少時飄洋過海 年老時落葉歸根
何國娉曾經到過許多不同國家,甚至曾在國外旅居十年之久,但最終還是想「家」,選擇落葉歸根,在新加坡安享晚年。 她表示,國慶慶典就象是一種提醒和肯定,永遠提醒著她生活在一個令她引以為傲的國家。
「作為一個新加坡人,我獲得了很多機會、選擇、支持,而對於我作為新加坡人所達到的成就與貢獻,也獲得肯定。」
她同時透露,相比起在現場觀看國慶慶典,她更享受在家裡與朋友觀看現場直播的舒適感,因此今年還是選擇在家裡與親朋好友小聚,通過電視觀看國慶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