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總理說,這場同冠病對抗的戰鬥很漫長,但新加坡確實已經在通往新常態的道路上穩步前進,人們逐漸適應與冠病共存的新生活。「與冠病的鬥爭雖然還沒有結束,但人們的處境已經比一年前,甚至是半年前好了很多。」
什麼是新常態?
所謂新常態,是政府放寬管理措施限制之後,不會出現病例激增的情況,而且就算出現新一波疫情或有新變種毒株出現,當局只需實施一些較寬鬆的安全管理措施,新增病例也可維持在每天數百起的平穩狀態,保持醫院的正常運作。


總理說,如果病例再次出現激增,政府或許得再度踩下剎車,實施安全管理措施來保護醫療系統和醫護人員。「但我們將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病例激增的情況。」
當越來越多人接觸到病毒並從中康復,人們的免疫水平會提高,冠病病毒的傳播在人群中的傳播速度將會減緩。「我們將變得更強大和堅韌,更有可能準備好與病毒共存。」
他也強調,只有萬眾一心,齊力抗疫,新加坡才能夠克服困境,熬過接下來的幾個月。
新加坡什麼時候可以恢復過去的生活,不再擔心面對人群?
李總理指出,歐洲等地已經達到這種狀態,但這些國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喪失了許多寶貴的生命。
「我們至少還要三個月,甚至半年,才會達到這個狀態。冠病疫情的演變已經讓我們多次始料未及,也可能再次讓我們無法意料,但我有信心,我們一定能進入新常態。」

總理承諾:「我們會步步為營,謹慎前進,不讓任何人孤軍作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儘可能減少死亡人數。」
他強調,我國有足夠的資源、決心和勇氣共同克服這次的危機,只要大家全力配合,就能挺過最艱難的時刻。「我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李總理也說,疫情展現了新加坡人最美好的一面,人們在困境中保持團結,以堅定的意志應對挑戰。
「讓我們再接再厲,繼續攜手同心打完這場仗,最終成為具冠病韌性的社會。」
新加坡須要安全重開邊境

在與冠病共存的同時,新加坡須要重新同世界接軌,尤其得繼續安全重開邊境。接下來,新加坡將與更多國家合作推行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
李顯龍總理昨天(10月9日)發表全國講話時,強調重開邊境的重要性。他指出,以新加坡為基地的企業和投資者仍需經營分布在區域和全球的業務,員工也仍需到國外出差。「要到海外學習和實習的學生,也不能每次回國都履行居家通知。許多人也想偶爾和親友出國度假。」

新加坡已從上個月率先啟動與德國和汶萊推行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至今的成效證明已接種者可在安全的情況下出國,通過這個渠道入境的病例也很少。
總理說:「我們還會和更多國家,尤其是那些疫情穩定的國家合作推行這項計劃。這能讓新加坡保住區域樞紐的地位,並繼續與全球供應連結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