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未成年人在小小年紀就有了自己的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同時,未成年人們也更容易接觸到各類電子遊戲,也願意在遊戲上氪金。然而這卻苦了家長們了······近期,網友「zhang4885」發布求助帖,希望大家能給他一些建議。以下為網友全文:
事情是這樣的,我和家人都簽了Starhub星和電信的2年手機合約。9月6號,我突然收到了8月5號至9月5號的帳單提醒。
看到數額的一瞬間,我都驚呆了!這個月的話費竟然高達900多!(正常的費用是每個月120元左右)我第一時間聯繫了星和客服,被告知這是我一個手機號碼(孩子用的)在2款遊戲內購買了商品所產生的費用。

(星和電信,圖源:Starhub)
星和客服便建議我聯繫蘋果商店客服,要求退款。在和孩子確定後,我立刻聯繫了蘋果客服,而蘋果客服也積極幫我做了退款申請。但等到的結果卻是:沒辦法退。
於是,蘋果客服又建議我自己聯繫遊戲客服協商解決。但是,第1款遊戲給的回覆就是推脫,根本沒有解決問題的態度。而第2款遊戲里根本就沒有客服可以聯繫,這款遊戲的服務條款也要求先付款,再申請退款。要是我真的這樣做了,最後恐怕也沒有辦法解決。
我要求退款的理由是:孩子是未成年,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這在中國的《民法典》是有明確規定的,然而,這是新加坡。於是我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新加坡並沒有這樣的法律法規。在我決定認了的時候,又一波暴擊來了······
當我看到9月5號至10月5號的帳單時,我懵圈了!因為屬於孩子的手機帳單又多了700多塊費用,而屬於老婆的手機也多了1000多塊費用。經過我和家人的核實還是我們的「寶貝兒子」的傑作。我還是低估了這種叫「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生物」的戰力。望著孩子迷茫的眼神,我真想一個「耗油根」把他KO了!無奈都屬一個姓氏,五百年前是一家嘛。也只能恨恨作罷,想辦法解決吧!

(示意圖,圖源:Unsplash)
向萬能的網友們求助是希望藉助這個平台,看有沒有高人幫助指點迷津。哪怕挽回一部分損失也好啊!我自己已經是「那什麼技窮」了。 通過這件事,我也知道了什麼叫做「APP內購買」這件事。不是你的手機沒有綁定銀行卡就安全了,軟體內購買商品是可以通過電話帳單收費的。家裡有喜歡玩遊戲的網友一定要把孩子的ID設置成未成年人的帳號。還有也要在電話運營商那邊將軟體內購買禁止掉。避免重蹈我孩子的覆轍。
成年人的世界太不容易了,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一個不小心就搞得一地雞毛。我相信我的孩子不是故意為之,我也願意為孩子的無意錯誤負責。在這裡請求廣大網友幫忙想想解決的辦法。如果有懂新加坡有關這方面法律的就更好了。
最後這兩款遊戲分別是「call of duty」和「mobile legends」 。
看到他的情況,許多網友紛紛留言。 有表示只能自己買單的:

有表示可以試著和遊戲公司交涉的:

也有人分享了類似的經驗,表示可以向電信公司投訴的:

眾說紛紜,但此事到底有沒有解決辦法呢?為此,《新加坡眼》查詢了相關的資料。儘管各大平台都有著與退款相關的政策,但並無有關未成年人充值後退款的相關條款。 新加坡之前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
根據STOMP報道,今年7月初,一位父親平台上發帖,表示自己6歲的小孩在短短3天裡,在手機遊戲中消費了$5866.72。

(圖源STOMP)
由於當時他的孩子需要居家學習,這位父親便把自己的平板電腦給了孩子,用於做家庭作業。在孩子使用平板電腦2天後,這位父親看到了將近$6000的帳單,陷入了震驚。
這位父親表示:「我兒子不知道他在進行支付。他只是隨意在按,不知道他正在向遊戲開發商付款。」
由於費用是立即扣除的,因此這份帳單已經被全額支付了。
這位父親查詢了相關資料,也詢問了谷歌以及遊戲平台,然而沒有辦法獲得退款。
這位父親將自己的故事分享出來,呼籲大家提高對於孩子們使用電子支付的關注,比如設置遊戲內支付密碼,在Google Play商店內設置預算限制等。
同時,他也希望未成年消費方面能有更完善的措施。
也在此提醒大家,由於目前新加坡並沒有這方面的法規,因此大家千萬要注意家中未成年人的電子支付,避免蒙受損失!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相關的經歷,或者聽說過相關的故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