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1日訊)烈日下排隊投票惹民怨?疫情下的大選,近96%的投票率雖創千禧年來新高,但行動黨整體得票率卻下降。
昨天全島多個投票站出現人龍,有些熱點戰區甚至從早排到晚,好些年長者頂著大太陽在投票站外排隊。考慮到一些投票站到傍晚時分人龍未減,選舉官臨時動用權限,把投票時間延長兩個小時至昨晚10時才截止,是歷屆選舉以來的首例。
學者認為,行動黨整體得票率下降與投票日程序不盡理想、選民得在烈日下排隊投票無關,更大可能性是行動黨本次大選的競選策略失策所造成。
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兼職講師陳添金博士受訪時說:「絕對不是因為排隊。毫無疑問,投票站的情況是政府和選舉局的失敗,很多能夠出錯的事情都出錯了。」

培青學校投票站上午出現排隊人龍。(取自聯合早報)
「但我認為原因更多是和行動黨的競選策略有關。他們應對反對黨的方式,讓一些選民覺得它有一種優越感,也帶有一點製造恐慌的成分。以辣玉莎事件為例,一些選民可能覺得已經受夠了這種欺凌戰術。」
針對多個反對黨質疑當局延長投票時間的合法性,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說,此舉史無前例,但是,更重要的是確保那些要投票的選民可以投票。 「我看不出這會如何對任何一個政黨帶來不公平的利或不利。」
昨晚9時才和太太一起到康偉小學投票站投票的盛港集選區選民李偉強受訪時說:「傍晚5點半的排隊人龍長達800米,我開車繞了一圈至少看到約200人,比林志源肉乾的人龍還長。如果我早點來排隊只是浪費時間,現在來少過五分鐘就完成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