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正在面臨社會老齡化
為此,新加坡政府致力打造一個
以融合代替區隔
讓年長者宜居的生活空間

海軍部村莊
以融合代替區隔的老年社區
海軍部村莊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領銜,七個政府部門和機構共同參與打造。村莊不是簡單的老年社區,因為這裡還有許多服務其他人群的設施,例如託兒所、商業零售、小販中心等等,目的是讓各階層、各年齡人群真正融合,而不是區隔。
海軍部村莊採用「一體化村莊」的設計模式,類似於城市綜合體,這就是一種將眾多不同的設施置於同一屋檐下的建築設計模式。這使得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豐富便利的設施,從而形成積極互動、充滿活力的鄰里關係。

地面層的廣場和商店將帶來充滿活力的社區生活;中間則隔著小販中心和醫療中心,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社區和醫療服務;頂層的社區花園和小型公寓則營造寧靜的居住環境。

一層包括商店、咖啡廳、購物廣場等生活類設施,同時專門為老年人可舉辦各種活動而設計的有蓋社區廣場。
二層是擁有43個味美價廉攤位的的美食中心,每個攤檔都提供兩種價格在2.80新元以下的美食。50%以上須符合新加坡保健促進局提出的健康美食的標準,例如低膽固醇和少油炸等食物。

三層和四層為醫療中心,涵蓋包括手術、復健、眼科、骨外科等醫療服務。
頂層為老年護理中心,能為年長者提供物理治療、日間護理等服務。同層還設有託兒所,提供200個學額。
塔樓是專為老人專用的住宅,共2棟,房型面積為38m²~60m²。
這裡營造的包容和融合的氛圍可能是海軍部村莊設計中最令人感動的部分。

「三合一家庭中心」,將托老所和託兒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照顧了學齡前兒童又兼顧到樂齡人士。

例如村莊五樓的託兒所,讓孩童和年長者共享社區花園空間。二樓的小販中心附近居民也能前來享用美食。一樓設有可以舉辦各類活動的社區廣場以及各種生活類商店,它們和常見的購物場所並無二致,在這裡生活的老人不會感覺自己與社會隔絕,而是「三代」其樂融融。
社區的細微打造處無不體現出對老年人細緻入微的關懷、體貼和尊重。

公寓外部各種功能分區、採光、通風的布局設計;感應床、塑膠地板、衛生間各種角度扶手等的配備均採用最適宜老年人的設備。
公寓內部也處處可見為年長者設計的無障礙設施:平滑的進門坡道(替代門檻)、扶手、防滑瓷磚、伸縮式晾衣架等。客廳和衛生間靠牆位置還設有緊急拉繩,住戶一旦發生緊急狀況拉動拉繩後,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將有樂齡中心的工作人員前來處理。

入駐村莊的超市必須在空間上滿足輪椅的通行需求,也會在價格上給予年長者3%左右的折扣。

為了鼓勵年長者走出家門接觸社會,海軍部村莊鼓勵入駐商戶提供合適的工作機會給年長人士。讓老人體會到社會的被需要感,從而提升幸福感。
海軍部村莊三樓、四樓的醫療中心,讓年長者不出家門,就可以接受全面服務和無微不至的護理。醫療中心為社區居民提供兩類服務。

第一:獨立自主的居民可到醫療中心接受診療護理服務;
第二:對於行動不便的住戶,醫療中心的醫護人員也會經過預約後上門服務。將醫療中心融入社區後,將會時刻引導居民養成健康保健的生活習慣,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

Q
海軍部村莊的一天是什麼樣的?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這樣形容:許多居民都是祖父母,他們的成年子女住在附近。每天早上,年輕的父母都會在這裡的兒童保育中心送孩子,並在當天晚些時候被祖父母接走。老人們在社區花園與他們的朋友一起打太極拳或學習園藝,或去醫療中心定期檢查。放學後,祖父母將孩子帶到小販中心尋找食物,或帶到操場上跑來跑去。海軍部村莊也是未來公共住房的典範。隨著社會的老齡化,它滿足了一種需求,鼓勵居民和他們的家人團結起來建立一個社區。

新加坡式養老在於創造健康城
融合各年齡階層人士的宜居城市
把健康生活和醫養從小帶進人們意識里
這種設計對中國的養老院設計
有非常巨大的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