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講好新加坡故事
這次疫情是對新加坡又一次全面考驗,一次史無前例的抗壓測試。回觀新加坡的歷史,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這樣說,新加坡是一個早產兒,生不逢時又營養不全,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新加坡的話,我會選擇「抗」字,從新加坡這個國家誕生的那一刻起到現在無不在抵抗反抗各種各樣的不利因素,「抗爭」以求獨立自主,「抗旱」以解決水源短缺,「抗地」花費巨資擴展國家土地局限,「抗人」以解決人力資源不足,「抗壓」以解決不利的地緣政治夾縫中求存,這次又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疫情共同「抗疫」。
「安全距離大使」是一項神聖的責任,擔負著落實政府政策的重任,我很自豪這一使命,我想我們要傳遞這樣的信息:傳達一個信息:新加坡目前疫情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大面積的停工停業,事態嚴重,每一個人都必須重視。政府加大執法力度是正是為了早日復工。傳達一個意識:距離就是生命,病毒是靠人傳人的,人是病毒的傳播鏈,要切斷這個鏈條,人們就必須保持距離,戴好口罩,為別人更為自己,停止傳播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減少不必要走動,「人不動,病毒就不動」。病毒不認人。傳達一種責任:面對這個瘋狂的疫情,你、我、他,每個人都有責任,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不是我一個人的事,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是我們大家的事。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沒有人能高高在上。傳達一種精神:團結合作,共同抗疫。什麼是團結?聽從政府的安排規定,團結一致,行動一致。傳達一種情操:不要抱怨,不要責怪,不要推卸,不要投機取巧,不要心存僥倖。少一個人「被病」,少給家人一份擔心,少給政府一份負擔。
這次疫情給新加坡未來經濟增長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旅遊業等受到的衝擊最大最直接也最深遠,作為旅遊業者,我的體驗最深刻,新加坡可能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經濟衰退風險。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研究報告說封城一個月,影響一個國家的GDP下跌兩個百分點,以及會帶來一個百分點的後續影響。
這次疫情也是對一個國家國民的考驗,一次「大檢閱」,一次全民健康教育、國家意識教育,一疫封城,萬人空巷,萬民宅家,但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袖手旁觀。我們還是勇敢地走出來,支持旅遊局的工作安排,我們積極投入到抗疫第一線,勞工部部長楊莉明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屬於同一個勞動隊伍,我們會度過這次難關,變得更強大。

位於司閣士路上的皇族酒店掛出巨幅橫標為抗疫一線英 雄祈禱,鼓勵他們發揚新加坡精神,戰勝病毒!
當我們作為安全大使阻斷病毒傳播的時候,我們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商鋪、每一個人的安全措施實施都不放過,嚴防死守,嚴查密查,一次一次地提醒,面對著可能的不友善、不耐煩、不配合,我們反而更耐心、更友善。
當我們推著疲憊的腳步、披著滿身的汗水回家,回頭望去,我們今天一天沒漏掉一個犄角旮旯,我們感到欣慰,我們無怨無悔,我們期待著明天準時出行,又一次精神抖擻地投入到「小長征」中去。
從淡馬錫到新加坡拉,從龍牙門到新加坡,從紅頭巾到小紅點,從國慶人們穿紅體恤到疫情期間安全大使穿紅色T恤,每一個名詞都是對新加坡的精彩呈現。我祝願一千年以後,新加坡依然屹立於地球繁榮富強,但願那時人們生活的更美好更健康。那時,人們會無比自豪地回憶說,千年以前,我們的先民曾經「斷足求生」,戰勝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病毒危機。
每天我用我的雙腳親吻著這塊土地,磨砂著她的臉頰,親熱著她的肌膚,欣賞著她嬌美的軀體。我們對腳下這塊土地的情感、眷戀、投入就是通過走這種最原始最淳樸的方式與日俱增,我們和這塊土地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榮辱與共、冷暖與共、興衰與共,發生在這裡的任何事都與我們休戚相關,我想這就是一種歸屬感,使命感。
我期待著給我的客人分享新加坡的抗疫故事。
圖文來自:趙敏(文化旅遊傳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