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新加坡也跟風搞「農業矽谷」?養雞、種菜能玩出啥新花樣?
「農業矽谷」最早出現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首府薩克拉門托20公里左右、人口6.5萬的小城戴維斯。
這裡是農業研究領域的知名學府—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所在地。
在該校科研創新的帶動下,不少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高新技術公司聚集在這一地區,使這裡被稱作「農業矽谷」。
...
作為一個以海運港口、金融為主體的新加坡,也開始玩起了農業!
新加坡紅山老人區冒出一個新型農場,一群年輕人在裡頭忙碌,養雞種菜做實驗,研究各種種植蔬菜的技術,想把這裡發展成小型的農業科技矽谷。

(圖:來源自網絡)
Sprout Hub屬於社會企業City Sprouts的一項計劃,由兩名20多歲的年輕人創立。
農場位於紅山一帶亨德申路的達善中學舊校舍,今年1月開始營業,裡頭有36間溫室出租。
創始人卓鴻耀成功標下亨德申這塊地後,他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未婚妻,因為會需要投資一大筆錢,必須放棄買房。

(圖:來源自網絡)
「(我)跟她講我們先不要買家,因為我需要全部的錢來投資這個項目,幸好她答應。那時候……銀行只剩下一兩千塊這樣。」
另一名創始人徐智勤說,剛開始時他們也不確定人們是否會有興趣租地種菜,還好他的顧慮是多餘的,感興趣的人為數不少。租戶當中,六七成是愛好者、三四成是想做研究及想要創業的城市農夫。

(圖:來源自網絡)
這樣所謂的「小農業矽谷」能有什麼受益?
一位家庭主婦三年前開始在住家附近的社區種菜,她從小在甘榜長大,在城市裡種菜,讓她再次感受到甘榜情懷。
「最近政府給我們一些種子,我一知道這個消息我就叫我女兒馬上去申請。很開心我拿到了小白菜跟番茄(的種子)。第二天馬上就撒種子,就趕快,它的種子還挺不錯的,我覺得還蠻新鮮,很快就發芽了。我想應該多一兩個星期就能吃了。」
這位主婦說,她一個星期煮菜兩到三次,一星期大約可省下10多塊。

(圖:來源自網絡)
此外新冠疫情,也讓很多小夥伴把農業作為自己轉型的時機...
一位原本從事財務規劃的年輕人,生意因疫情大受影響。他因此決定暫時休息,回到自己成長的地方,沒想到在老家找到了新契機。
他說,我在烏敏島的時候,每天都會吃到新鮮的魚,海魚。所以很多人都講,你要做一個生意或你要做一個事業,就是要用到你會的知識…所以我認識魚,魚也認識我,所以我就想,不如我自己也去嘗試一下做烏敏島的海鮮。就是這樣。
為了能學到更多,他上向擁有10多年經驗的老漁夫學習。
老漁夫道,我們畢竟是從漁民的小島,小漁村的小島出來的,這是我們的一些傳承。我只希望說有多一點年輕人下來,然後真的在海上能夠培植一個人冷靜跟一些毅力,意志力。吃苦當然會,吃苦當吃補。不過現在好多年輕人都吃不起苦,曬太陽他們就哇哇叫了。但是能夠培養一班能夠在海上生活的人不簡單。希望多一點年輕人下來海上,真的能夠沉下心來做這個養殖業。
...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農業最不賺錢,但或許我們真正忘記了他內在的價值,或許一場疫情能讓我們更加看清楚迷霧中的價值...
農業或許就是我們忽略的價值所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