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新加坡的位置有點尷尬啊

2019年01月21日   •   8550次閱讀

2018年中美貿易戰 「你來我往」但仍意猶未盡,雙方2019年的「戰事」預計將從春節過後拉開序幕。

倘若兩國間的貿易戰全面展開,對於經濟高度依賴出口的新加坡來說,也許將面臨比2018年更嚴峻的挑戰。

為了全面了解事態發展對新加坡的影響,《時代財智》記者近日走訪了多位長期在本地工作的外籍學者,從東西方人的不同視角解讀中美貿易戰與新加坡的關聯。

去年底,中美兩國首腦在阿根廷舉行的G20峰會上商定,將在接下來的90天內就智慧財產權保護、強迫性技術轉移、非關稅壁壘、網絡侵入及盜竊等結構性問題繼續談判。

倘若90天後,也就是今年三月一日,無法達成共識,美國威脅將把針對價值2000億中國商品的關稅從目前的10%升至25%。

回首去年中美貿易戰的進程,無論美國如何出招,中國都會立即做出奉陪到底的姿態,並推出「以牙還牙」的措施。然而,面對美國2000億美元的徵稅計劃,中國無法找到同等規模的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因為2017年中國從美國的進口商品總額只有1300億美元。

中國於是便在深思熟慮之後推出了600億反制額度,但再下一步怎麼走卻尚未知矣。

新加坡政府: 我們將遭受三重影響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數據顯示,新加坡2017年的貿易占GDP比重在300%以上,中美貿易戰如果升級,媒體預計新加坡經濟損失可高達220億元。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指出,中美貿易戰對新加坡將會有直接關稅、間接供應鏈,以及對全球經濟環境的三重影響。

首先,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削弱新加坡本地電子業和一般製造業者的競爭力。然而,由於新加坡對美國出口的此類產品,僅占國內總出口的千分之一,直接關稅對我國整體經濟影響不會很大。

其次,各國之間相互徵收的關稅,將對新加坡在內的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雖然這些關稅對新加坡出口沒有直接影響,但有不少本地製造商向中國供應中間產品,加工為成品從中國再出口到美國。因為中國對美國出口受阻,這些中間產品的需求也將隨之減少。

就目前來看,美中雙邊貿易對新加坡經濟的間接貢獻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1.1%。根據英國資產管理企業施洛德(Schroders)發布的報告,新加坡在受貿易戰影響的10大市場中排第三位,位於台灣和馬來西亞之後。

但新加坡政府認為,間接供應鏈影響也會有積極的一面,因為中美貿易戰可能會促使中美貿易商轉向東協市場進口產品,新加坡憑藉其優秀的投資環境和穩定的社會秩序極有可能受到外國投資者的青睞。

從全球來看,隨著貿易衝突升級,全球商業和消費者信心可能會下跌,市場流動性也可能會收緊。

因此,貿易戰會打擊全球消費和投資活動,嚴重影響新加坡的開放經濟。

不少專家表示貿易戰第一階段所涉及的500億美元(約670億新元)商品對其關稅影響及其有限,但第二階段涉及2000億美元商品對市場的衝擊會大得多,並會影響到市場信心。

貿易戰如果繼續升級,將影響全球貿易和金融市場,以及與製造和出口相關的領域,如交通與運輸行業。

其它方面,貿易戰可能繼續推高新幣兌人民幣的匯率,股市也有下滑可能。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NUS Business School)高級訪問學者Alex Capri,曾擔任畢馬威 (KPMG)合伙人以及普華永道 (PwC)世貿管理部主任等多個重要崗位,他對中國、亞洲及國際事務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認為,貿易戰將凸顯新加坡在投資環境方面的諸多優勢,但倘若貿易戰全面展開,新加坡或將面臨在中美兩國中選邊的尷尬。

Alex CAPRI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商業分析與運營管理系高級訪問學者

前畢馬威國際貿易與關稅(美國西南區)執行董事

研究領域:國際貿易協定、非關稅壁壘、技術與亞洲貿易促進等

學者:貿易戰環境下,新加坡比較優勢明顯

Capri認為,由於商業成本上升以及國內需求無法滿足,一部分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可能會選擇移出中國,而新加坡將是一個可以理想的投資地。

新加坡是亞洲的金融中心、學術交流中心和創新中心,而且以守法,穩定,管理有序著稱。新加坡聚集了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會計、法律、工程等領域的專業服務公司,它們會為企業提供各種業務,例如設計供應鏈、建立商業模式以及規劃廠房。

最近,英國科技公司戴森 (Dyson)宣布將在新加坡設立首個電動車工廠,最終成品預計在工廠落成一年後的2021年面市。

Capri表示,從製造業來看,中國是生產鏈的最終一環,而東南亞為中國提供了許多中間環節,因此倘若中國的製造業和總裝企業移出中國的話,新加坡和東南亞必將是理想的選擇。

事實上,很多中國企業想成為全球企業。但是國有企業有太多自身的問題,比如政府的參與過多、透明度不夠、數據的安全隱患等等,他們的管理水平和真正的跨國企業相差甚遠,所以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發展都很難一時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企業。

相比之下,中國的中小企業到新加坡來發展的前景會更加廣闊,同時,那些大型平台服務企業,如百度、騰訊、阿里、新加坡也會是一個更好的投資舞台。隨著中國企業的搬入也能讓更多新加坡企業投資、合辦、參與更多項目。

新加坡是一個自由市場,和很多國家有自由貿易協定,沒有嚴格的數據本地化限制(data localisation rule), 所以企業沒有義務把大數據和本地伺服器相連。新加坡對於網絡安全相關的規定是有的,但一般都能被當地個人和組織所接受。

不利因素方面,Capri認為新加坡一直以來都秉承中立的原則,不願意從美國或者中國中選邊站,但貿易戰讓新加坡左右為難。

如果中國一帶一路 (Belt & Road)發展得好,中國科技企業在新加坡開辦業務,這勢必會得到新加坡的支持,很多新加坡的建築、工程、銀行企業便會參與其中。

「然而,一旦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實施制裁和禁運,這些在新加坡的中國企業會受到影響,同時還會牽涉到新加坡和一大批外國企業,這個效應和前不久的中興(ZTE)事件如出一轍,」 Capri表示,當中興去年在美國被制裁的時候,許多美國企業也被牽連,因為中興手機的30%部件其實都來自於美國企業。

另外,很多中國企業的科技研發資金都來自外國企業,人才資源也會關聯,倘若美國宣布制裁或禁運,也就標誌著不能和某些個人做生意因為他們上了黑名單,不能把技術賣給一些公司,所有產業相關係統都會受到影響。

Capri表示貿易戰會威脅到新加坡的整個企業生態鏈的發展,包括美國自己的企業:「出口制裁就像一個定時炸彈,如果將其引爆的話,消滅了對手之外,同時也消滅了產業鏈相關的所有企業。」

Capri認為像出口限制和制裁禁運那樣的非關稅壁壘製造的麻煩比關稅更大,讓已經或者今後會從中國搬到新加坡的半導體產業、無人車、5G通訊系統等各類科技公司受到影響。

專家:一旦貿易戰緩和,之前轉移出去的企業可能會面臨一定的被動情況。

李文龍博士是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東亞宏觀經濟監測組織(AMRO)的高級經濟學家,他長期負責中國經濟與亞太經濟監測工作,之前曾被中國人民銀行以特別任命身份派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他認為,從大的方面看,在當前貿易戰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拖累。一些模型顯示,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因此下降0.3個百分點左右,新加坡的GDP增速可能因此下降0.5個百分點。

如果貿易戰加劇,中國與新加坡受到的影響還會增加。新加坡受到衝擊的途徑主要分別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經濟放緩導致從新加坡的進口需求下降。二是中國對美貿易下降,通過全球製造鏈途徑,導致新加坡經過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下降。

至於中國企業搬遷到新加坡的問題,李文龍表示:「這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我看不到大規模的企業外遷現象。」

他認為中國具有最完備的產業鏈,某個或某些企業從中國轉出,必須要考慮到上下游配套的完善及當地環境的適應問題。

目前中國政府還在加大開放的力度,並助力提升營商環境,這些也是支撐及留住企業在中國繼續投資的有利因素。

他表示,如果一些企業本來就有在東南亞布局的打算,如利用當地較低成本的勞動力及開發當地的市場,貿易戰可能會加快這些企業的轉移,但這部分的企業數量是比較有限的。

更為重要的是,由於中國經濟轉型,消費在中國國內經濟的比重越來越大,中國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且增長很快,五年後,中國的消費占GDP的比重約將升至60%,約為11萬億美元。對於如此巨大的消費市場,各國企業都會加大力度在中國擴展市場份額。

另外,貿易戰的向後發展趨勢還會緩和下來,如果企業跟隨短期的貿易關係波動而進行較大的調整,對其成本也會有增加,收益則存在不確定性。一旦貿易戰緩和,之前轉移出去的企業可能會面臨一定的被動情況。

李文龍表示,對於那些與中國公司有著密切業務往來的新加坡企業,一旦中國企業受到中美貿易戰的衝擊,新加坡的企業也會受到波及。這其中可能包括電信及高端製造業。因為這些行業的中國企業在中美貿易戰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

但從另外一方面看,新加坡的企業在中美貿易戰中還會面臨新的機會。這是因為,中國企業會更多與一些非美國公司加強合作,尤其是在上下游產業方面,這些為新加坡的公司提供了新的機會。

全球化必將還會是當前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主流方向,新加坡企業在這方面已經有較大的受益。只要中國企業堅持全球化以及合作的思路,新加坡的企業還是有更多的機會。

中國現在對發展人工智慧及高科技產業高度重視,除了中國自身的技術有長足快速發展外,中國也非常歡迎國外,尤其是一些先進國家的企業來中國,與中國企業加強合作。新加坡有很多優秀的高科技企業在中國會有市場前景。

經過三年磋商,新加坡與中國去年底簽訂了升級版自貿協定(China-Singapore Free Trade Agreement, 簡稱CSFTA),這使新加坡企業更容易進入中國市場,並在中國市場的准入會獲得改善,投資保護也會得到強化。同時,協定也涵蓋電子商務等新領域。

新加坡政府認為,升級版的中新自貿協定將給予新加坡企業更多機會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並在投資時得到更大的確定性。

中新自貿協定早在2009年1月就生效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5年底訪問新加坡後,雙方便啟動了升級協定的談判。

2017年,新中雙邊貿易總額達1371億新元。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新加坡則從2013年起,連續五年成為中國的最大外資來源國。

文章轉自《時代財智》2019年1月19日

原題為「中美貿易戰:新加坡的得與失」

文:張俊

驚魂急剎!巴士為避違規 U 轉轎車,近 20 名乘客車內 「失控拋飛」
2025年04月26日   •   9萬次閱讀
16歲兒沉迷「特殊按摩」花光積蓄 父母怒揭按摩院誘未成年
2025年04月27日   •   7萬次閱讀
被酸「剛喪夫就這樣開心」 馬藝瑄回應讓人心疼
2025年04月26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16歲「嫖娼」不違法?!揭秘本地色情行業真實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6萬次閱讀
牛車水食肆紛爭升級!女店長與店員當街互毆,雙雙送醫一人被調查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老字號潮州肉脞麵攤主欲退休 擬以60萬新元售秘方  
2025年04月27日   •   4萬次閱讀
【GE2025】 「我們拿雞翅,但送你整隻雞!」 行動黨候選人言論引關注
2025年05月01日   •   4萬次閱讀
凌晨玩「寶可夢」捉精靈 老婦遇匪5手機被搶
2025年04月28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2025年04月29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知名馬拉松賽事驚現悲劇,一名45歲男子比賽中暈倒,搶救無效身亡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鄰居洗地10次半夜敲佛 七旬翁受不了要賣房
2025年04月27日   •   3萬次閱讀
捲土重來! 「蹭飯女團」討錢 專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GE2025】本屆大選20名議員引退 包括五名一屆議員
2025年04月26日   •   3萬次閱讀
三周後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災獲救孩童家長淚謝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萬次閱讀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山人海 行動黨阿裕尼候選人:我們不怕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連續3期頭獎 無人中 28日料送出千萬多多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因澡堂偷拍醜聞!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獎章被正式褫奪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月台喝水險挨罰 留學生:一口差點喝掉500新幣!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14 歲少年犯罪 「狂飆」!持槍搶劫、下藥盜竊、無證逆行,終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疑上下扶梯碰撞 男子送餐員互毆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加面不加價!七旬翁開攤行善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行動黨華人新人秀淡米爾語 尚穆根贊:連印度人都震驚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