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家新加坡科技公司,涉嫌「毀約」的消息,衝上了各大媒體的版面。
一位剛剛從中國知名大學畢業的博士,拿到了這家公司的工作offer,興致勃勃第地帶著妻子和寵物來到了新加坡。

圖源:樟宜機場
怎料,一下樟宜機場,就得知一個噩耗:工作offer被取消,無法繼續入職。
面對著這種情況,他怎麼也想不明白。根據他的描述,他是在去年的9月份,收到這家科技公司的工作offer。
因為疫情原因,他的入職時間一拖再拖。終於,他和科技公司敲定,將於今年8月29日入職,成為公司下屬電商平台的一名算法工程師。

示意圖
在接受本地媒體採訪時,當事人說自己雖然在這期間收到了其他公司不少offer,但最終還是拒絕了。
從今年5月起,他就開始積極為自己在新加坡的新工作和新生活做準備,並在同月申請到了新加坡的EP准證。
一切看起來都有條不紊地發展著。他對這份工作也相當期待,希望將自己所學應用到東南亞市場。

雖然在這期間,他零星聽到了自己即將入職的這家公司正在砍工作offer的消息,但在詢問了公司的人事之後他放寬了心。
「反覆向公司確認過這份工作是否有問題,每次公司的答覆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當事人在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是這麼對記者說的。

圖源:介面新聞
不僅如此,在臨出發前的8月25日,他還收到了一份來自該公司的郵件,不僅歡迎他即將入職,同時也告知了他第一天的工作安排。
一切看起來都非常正式,不存在有什麼反悔的可能。
不過,等他下飛機後,一切都變了。公司HR和他聯繫,告知「你的工作已經被取消」。

除此之外,別無二話。當然,該公司也作出了一定補償,預計將向他支付一個月的薪水。
可是,這還是讓這名當事人無法接受。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覺得公司的做法相當「無情」。疫情期間,他想要出趟國並不容易,機票費用、酒店隔離費用都是一筆大開銷。截止到現在,預計花費超過了7萬人民幣!
而這一切並沒有得到科技公司的任何關心和同情。他描述稱,科技公司只是向他發送了一封相當模板化的電郵,「冷漠又沒有絲毫同理心」。

當事人和妻子在積極準備下一份工作的面試,圖源:早報
至於當事人提出的訴求:一次正式通知、一個當面溝通的機會和合理的賠償,似乎並沒有得到解決。
不僅如此,在這件事發酵後,很多人才發現,這名網友的遭遇,其實並不是個例。
在中國的很多網絡平台上,都有其他網友發表評論,表示自己也和他一樣有著相同遭遇。


不僅僅是中國人,也有印度人在接到offer後,同樣被告知工作取消。
據當事人估算,這些拿到offer,已經抵達新加坡或買了機票準備從中國飛來新加坡的人,約有六七十人之多!
不過,在媒體報道這件事後,這家科技公司目前並沒有發表聲明,只是通過電郵告知受影響的人「我們正在密切提供幫助」。

不過,根據新加坡的法律,這家科技公司的這種行為似乎很難被追責。
由於毀約行為發生在當事人正式入職前,因此雙方僱傭關係並不算已經開始,不受新加坡《僱傭法令》的限制。
新加坡人力部在答覆本地媒體時,只能說「希望僱傭雙方能夠以友好真誠的方式解決問題」。
未來不知道這件事會以何種方式繼續發展,不過,當事人之前工作沒了是肯定的。
現在,只能寄希望於能不能在新加坡找到其他工作了......原本憧憬的生活還沒開始就感覺被喂了蒼蠅,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他對新加坡的印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