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抽筋或暗藏健康危機 中醫師:不容忽視

半夜小腿抽筋,不少人應該有經歷過。抽筋時間長短不一,可以長達十多分鐘。而年紀越大發生抽筋的頻率就越高,小腿抽筋也可能暗藏健康危機。
抽筋發生時身體的一組或幾組肌肉會突然劇烈、不自主地收縮。中醫師表示,50歲以上的女性和男性,比較容易出現相關症狀。導致抽筋通常跟生理原因有關,比如受寒、體溫低或環境溫度低,造成血液供氧和溫度缺失。
長時間站立、過度勞累或激烈運動也可能使肌肉負荷力下降,而一旦乳酸等體內代謝產物沒有及時代謝,也可能引發抽筋。除了生理因素或缺少礦物質,抽筋也可能是其他健康方面的警示。
中醫博士仲偉梁說:「抽筋主要跟腎和肝臟最為密切因為腎主骨,中醫會通過四診八綱通過補腎來解決抽筋的問題。另外一點就是跟肝血不足有關。所以中醫就給一些養肝血濡筋的中藥。如果急性的抽筋,用針灸效果是立竿見影的。針灸最常用的就是承山穴,馬上就可以緩解抽筋。」
營養師則建議每日飲用兩升的水,以協助放鬆神經、鬆弛肌肉,但是也不能過量以免電解質失衡,缺鈣也可能使肌肉會抽動。而攝取鉀和鎂可加強神經肌肉遞質,鞏固神經和肌肉之間的溝通橋樑。
營養師侯彥伶說:「患者可以通過食品來補充鈣、鎂和鉀電解質,比如毛豆、扁豆、蛤蜊和菠菜。那同時我也建議他們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來幫助身體吸收鈣的攝取量。毛豆的鉀也很高,所以對那些腎功能較差的人也應該多加註意。」
中醫師說腿部抽筋不容忽視,可能是因潛在身體狀況造成,例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有臨床調查發現,超過六成的這類患者,心血管和腦血管已經硬化,而糖尿病、腎病和甲狀腺功能障礙,也都可能引發小腿抽筋,應當儘早就醫找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