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將深入研究新加坡社會政策的一項重要報告,《基本收入標準2023》。這份報告引發了不少爭議...
因為,官方給出的答覆是——《基本收入標準2023》報告不能準確反映新加坡家庭的基本開支情況
那做這份報告的意義在哪裡?
是否是勞民傷財?

(圖:來源自網絡)
報告的背後故事
首先,了解一下《基本收入標準2023》報告的背景。
這份報告由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發布,旨在測量新加坡家庭的基本開支情況。然而,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卻表示,報告的衡量標準更像是家庭對生活需求的期望,而不是真正的基本需要。這一觀點引發了關於報告準確性的質疑。

(圖:來源自網絡)
《基本收入標準2023》研究通過小組討論與大約300名受訪者達成共識,確定了必需品清單。然後,研究員根據這些必需品的價格計算出不同類型的家庭每月需要的最低預算。以下是不同類型家庭的月度生活需求:
雙親家庭,有兩個孩子:如果這個家庭有兩個孩子,一個在小學就讀,另一個在中學或以上學校就讀,他們每個月需要6693元才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單親家庭,有一名學前幼童:如果是一個單親家庭,其中有一名學前幼童,那麼他們每月需要3369元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年滿65歲的單身年長者:對於年滿65歲的單身年長者,每月需要1492元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政府回應:局限和不準確之處
國會中,議員洪維能提出了關於報告的疑問,尤其是政府是否會調整對低收入家庭的援助。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蔡瑞隆在回應時表示,報告存在局限和不準確之處。
局限和不準確
他指出,許多參與調查的受訪者並非來自低收入家庭,這可能導致了對低收入家庭需求的誤判。此外,報告還假設低收入家庭獲得的經濟援助與中等收入家庭相同,這也被認為是不準確的。

(圖:來源自網絡)
援助是否足夠?
關於政府對低收入家庭提供的援助是否足夠的問題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蔡瑞隆強調,政府確實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比其他收入群體更多的援助。然而,這個問題涉及到更廣泛的社會政策和資源分配,需要更深入的討論和研究。
這一爭議性報告引發了對新加坡社會政策的許多問題。提醒,評估家庭需求和社會援助的重要性,不僅關係到個人,也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公平和發展。

(圖:來源自網絡)
雖然報告存在爭議,但它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契機,審視和改進社會政策,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希望新加坡政府和學術界能夠在未來繼續合作,尋找更準確、更全面的解決方案,讓每個新加坡家庭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生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