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新加坡的學生,一生至少應該去英國「朝聖」一次

2023年12月18日   •   5643次閱讀

曾在新加坡政府學校任教十餘年,後來專注海外遊學和學業規劃的潘老師建議道:「新加坡的學生一生至少應該來一次英國和倫敦,就像穆斯林一生要去麥加朝聖一次。」

不久前,他兩次前往英國,一次是帶自己剛考完A水準、服完兵役的兒子自駕探校;一次是帶遊學團,深度感受英國老牌大學教育的文化。

以下內容根據潘老師採訪整理

初見乍驚歡

熬過疫情三年,出遊的心情迫不及待。剛考完A水準的小兒子,提議去英國看看那邊的學校。

2022年12月6日,我們一家四口終於踏上大不列顛的土地。從希思羅機場出來,順利提到預定的車,開始了我們為期一周的自駕游。

希思羅機場,是全英國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我們先後去了溫莎城堡、溫切斯特教堂、索爾茲伯里教堂、巴斯羅馬浴場、羅切斯特城堡、西敏寺、牛津大學、劍橋大學。

溫莎城堡混合了古典與現代元素,是英國王室的家族城堡,也是現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個。

溫莎城堡周圍有泰晤士河和著名的創建於1440年的伊頓公學Eton College(中學)。

泰晤士河

伊頓公學是英國王室、政治界、經濟界精英的搖籃。培養了20位首相。著名的校友包括了雪萊、喬治·歐威爾、亨利·菲爾丁、伊恩·弗萊明、亨利·薩爾(後來成為伊頓公學校長)、凱恩斯、威靈頓公爵和威廉王子等人。

圖為巴斯羅馬浴場,擁有英國唯一的一處富含礦物質的天然熱水溫泉,已經擁有相當悠久的開發歷史。

圖為羅切斯特城堡,英國境內關於中世紀城堡遺址保存最完整的城堡之一。

圖為索爾茲伯里主教座堂(Salisbury Cathedral),該建築被認為是早期英國哥德式建築的典範之一。

冬天的英國很美。我們驚艷於英國鄉村古樸又精巧的民居,冬日暖陽下的翠綠,秋紅和枯黃斑駁在一起的農田;我們遭遇了氤氳的大霧,也邂逅了漫天的飛雪。

倫敦是個具有千年文明的城市,古建築隨處可見。所到之處都會感覺被強大的文化氣息所包圍。

Simpson's in the Strand於1828年開業,主打的是傳統的英國美食和燒烤。

我們隨便在街上找到的一個餐廳(上圖),看起來滿滿的中世紀風格,不出所料,服務生告訴我們餐廳有差不多200年的歷史,英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狄更斯、著名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森梵谷以及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都是Simpson's的常客。

精緻華麗、古樸神秘的倫敦,一千年的厚重的歷史和文化深深地感染了我。兒子也非常喜歡英國,當即考慮服完兵役之後申請英國的大學。

劍橋大學是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也是世界現存第四古老的大學。截止2020年10月,共有121位諾貝爾獲獎者、 15位英國首相、1位香港特首、11位菲爾茲獎得主、7位圖靈獎得主曾為該校的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

這次旅行,英國給我們的印象非常美好,但時間短暫,驚鴻一瞥,意猶未盡……

再見亦怦然

初次英國行回新加坡後,我重新整理了這段英國之旅,做成了一個遊學項目。

因為新加坡的教育脫胎於英式教育,以母語+英語雙語教育為特色。新加坡教育部也與英國的劍橋大學聯繫頗深,各大國考也與劍橋合作制定標準,其olevel和A level,簡直平移了整個體系。

在這種教育體制下成長的學生,從小受英國文化影響至深。無論是中學課本上的英國歷史和地理,還是日常英語文學教學中用到的極其規範訓練,讓每一個在小紅點成長的學生,對英國都充滿了好奇和親近,渴望近距離感受英式文化。

今年5月30日,我帶領遊學團,第二次來到了英國,再次「朝聖」牛津、劍橋兩所百年名校,並非常幸運地帶著遊學的孩子們去李光耀先生畢業的菲茨威廉學院聽了一節課!

牛津大學是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截至2020年10月,校友包括28位英國首相、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有72位諾貝爾獎得主、3位菲爾茲獎得主、6位圖靈獎得主。

牛津大學是英國頂尖大學裡唯一一間對遊客開放入住體驗的大學。我帶領孩子們體驗了學生宿舍住宿(太火爆了,至少提前預訂),品嘗了Dinning Hall的早餐,自由地在學院內活動,沉浸式感受了只有牛津學子才能享受的待遇。

圖為牛津大學基布爾學院Keble College的飯堂,就是哈利波特電影里主餐廳The Great Hall的那個學院。

基布爾學院Keble College的飯堂是牛津書院中最長的,原因不是為了要誇耀或攀比,而是要能一次讓所有學生坐進用餐的經濟考量。

圖為劍橋大學

劍橋大學是世界現存第四古老的大學。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現總理李顯龍父子也畢業於劍橋。

我們非常有幸,在李光耀畢業的菲茨威廉學院聽了一節課,實地體會了英國文化和思想對李光耀的影響。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向來都是留學圈的頂流,也吸引了眾多來自新加坡的學子。近來年,新加坡學子錄取率在國際生源中排名第一,錄取人數在國際生中排名第二。

這也不奇怪,因為新加坡教育體系源於英國傳統的教育制度,可以做到無縫銜接。衝擊牛劍這樣的英國頂尖高校,對於新加坡學生來說,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在這次遊學過程中,印象很深的是一個中四的孩子,深深地被劍橋大學的文化底蘊和英國的傳統教育所吸引,勵志要申請這所大學,衷心祝願這個孩子心想事成。

我在跟這些來英國遊學的孩子家長溝通的時候,有聽聞他們早早就會先在倫敦置業,作為給孩子留學英國的資產,以房養學。

有學生家長還談到他新近在關注新加坡房地產龍頭UOL在倫敦金融城的高端住宅項目,畢竟周邊G5名校還真不少,生活氣息也很濃厚。

英國之美,美在文化

相信來到英國,沒有一個人不想去倫敦看一次《歌劇魅影》。纏綿悱惻的劇情令人潸然淚下,豪華震撼的音效舞美又讓人深深沉醉在了音樂劇的魅力之中。

《歌劇魅影》1986年在倫敦西區女王陛下劇院首映後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隨後在1988年登陸美國百老匯,如今已經成為世界音樂劇史上最成功的劇目之一。

我帶著遊學的孩子們,也去劇院觀看了《歌劇魅影》。讓我沒想到的是,團里這些年齡介於13-15歲之間的孩子,完全被歌劇情節所吸引,女孩子看的淚流滿面,男孩子也都沉默不語……

不得不承認,文化的力量實在強大,雖然講述的是久遠的故事,可仍然能激發來自完全不同國度的學生的共鳴。

當然也與新加坡學生自小接受的英式教育不無關係,對英國文化歷史有種天然的親近感。

圖為高樓林立的倫敦金融城,地標性建築聳立於泰晤士河畔。

今年底,我還會帶團再次來到英國,帶領孩子們感受英國的自然、人文、教育,也順便考察一下倫敦的房市,期待下一次的英國之行~!

新加坡眼丨來源

網絡、潘老師丨圖源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