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12月7日,新加坡國防部發表聲明,要求侵犯新加坡領海的馬來西亞民用和政府公用船隻立即離開新加坡領海。同時新加坡國防部還宣布,從12月10日至12月17日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發生糾紛的柔佛海峽西部進行軍事演習,向馬來西亞施壓的意味十分明顯。新加坡只是一個城市國家,之所以選擇用軍事手段向比自己國土面積大四百多倍的馬來西亞施壓,還是因為馬來西亞擴建巴魯港對新加坡的經濟利益會造成巨大的衝擊,新加坡不惜使用軍事強權也要逼迫馬來西亞政府作出讓步。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爭奪的其實是經濟利益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同處馬六甲海峽,但是新加坡憑藉更優越的地理位置、更勤勞的民眾、更穩定的社會秩序一躍成為已開發國家,而馬來西亞依然徘徊在中等收入國家的範疇。從馬來西亞納吉布政府開始,馬來西亞就想在馬六甲海峽上多做文章,從新加坡口中奪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納吉布政府提出在馬六甲海峽的西段新建皇京港,打造成為途經馬六甲海峽船隻的中轉站。馬哈蒂爾政府更過分,準備在與新加坡隔海相望的柔佛海峽北岸擴建巴魯港,直接搶新加坡的生意。
其實巴魯港完全處於馬來西亞的領土範圍之內,只是距離新加坡太近,修建港口期間和港口建成後,船隻進出港可能會侵犯新加坡的領海。即便這一港口建成之後不會侵犯新加坡的領海主權,新加坡也不打算再忍下去,而是準備利用巴魯港擴建未成之時,將這一項目徹底攪黃。雖然這樣做有很明顯的地區霸權主義色彩,但是新加坡必須這樣做,才能捍衛新加坡馬六甲海峽皇冠上明珠的地位,才能捍衛新加坡的經濟利益和發展利益。

新加坡軍事實力遠在馬來西亞之上
1991年的海灣戰爭,對新加坡的國防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伊拉克吞併科威特的慘劇,讓新加坡清醒認識到建設一支強大國防力量重要性。只有不到550萬人口的新加坡,現在擁有一支55000人的精幹部隊。新加坡陸軍擁有以德制豹-2主戰坦克為主的400輛坦克、800輛步兵戰車,裝甲部隊的數量比馬來西亞還要多,質量就更不用說了。空軍擁有包括F-16C/D在內的各種作戰飛機300多架,而馬來西亞的三代戰機不過區區36架;新加坡海軍擁有6艘潛艇、12艘護衛艦、8艘登陸艦,馬來西亞海軍在新加坡海軍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如果不考慮戰爭對本國經濟的嚴重影響,新加坡完全可以將馬來西亞「打服」。
即便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新加坡領導人依然不放心。為了確保新加坡的安全,2013年趁美國推動重返亞太戰略之際,新加坡邀請美軍進駐樟宜軍事基地。現在的新加坡是美國在東協內部最重要的戰略支點,加之重要的戰略地位,使得新加坡成為美國全球必保的核心節點之一。反觀馬來西亞,現任總理馬哈蒂爾是一個知名的反美派,從里根開始的歷任美國總統,沒有一個喜歡馬哈蒂爾的。如果新加坡真與馬來西亞爆發軍事衝突,美國幾乎肯定會拉偏架。正是因為新加坡擁有東南亞「以色列」的實力和地位,才使得他們敢於用軍事力量向馬來西亞示威、施壓。

動武是新加坡的最後選擇也是最難的選擇
單純討論軍事實力,新加坡對馬來西亞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選擇對馬來西亞動武依然是非常艱難的選擇。首先,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實在太過狹小,哪怕只有一發炮彈落在新加坡的國土上,都會引起軒然大波,對於新加坡的港口航運業和金融業都會造成重大的衝擊。第二,新加坡的飲用水、食品嚴重依賴馬來西亞,如果真要與馬來西亞翻臉,新加坡必須從另外一個近鄰印度尼西亞那裡獲得足夠的支持,防止對民眾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第三,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同屬東協成員國,如果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大打出手,也是東協建立以來最大的危機,先動手的一方勢必會得罪東協另外八個成員國。
但是近期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矛盾實在是太多,此前雙方已經因為一塊礁石的歸屬,新加坡機場占用馬來西亞空域等問題,頻繁交手。這次馬來西亞又在新加坡最看重的航運港口問題上挑戰新加坡。如果真把新加坡逼急了的話,也不能排除新加坡以打促和,徹底解決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分歧。但是新加坡畢竟是一個小國,持久戰顯然不是新加坡希望看到的,如果真的要動手,就一定要用高烈度的戰爭打出幾十年的和平來,新加坡甚至有鼓動柔佛海峽北岸的馬來西亞柔佛州獨立,建立一處緩衝區的想法。面對實力強勁的新加坡,馬哈蒂爾如果有進行軍事冒險的想法將是非常危險的。
你認為新加坡如果與馬來西亞發生衝突,以馬來西亞的實力會對新加坡本土造成多大的傷害?